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从这里,抵达世界

——进博会新闻中心走笔

刘华东
2018年11月05日15:28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这里,抵达世界

  上海剪纸传承人李守白为中外记者展示剪纸技艺。本报记者 刘华东摄/光明图片

  在进博会新闻中心,志愿者整理赠阅中外记者的书刊。本报记者 郭红松摄/光明图片

  航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新华社记者 凡军摄

  11月4日中午,进博会新闻中心“音乐午茶”上演《游园惊梦》。本报记者 刘华东摄/光明图片

  11月3日,国家会展中心最先开放的,是位于场馆西北角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中心。

  四叶草即将“绽放”。进博会的主角,除了来自五大洲的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全球商界领袖、知名专家学者,还有全球630多家媒体的4100多名新闻工作者。在这个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新闻中心,中外记者将把进博会的信息,以各种形式、多种语言,传递到世界各地。

  从这里,亿万中国民众将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信息;从这里,五洲四海将看到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融媒体遇上科技范儿

  新闻中心,就是几排桌子、若干电脑吗?在融媒体时代,这种想法已经“out”了。

  走进新闻中心大厅,服务台前围满了咨询求助的记者,工作人员用中英文一一为他们答疑解惑。二楼、三楼是媒体工作区域。3日下午,工作区已经熙熙攘攘。在公共区域,不时有记者手持直播设备,向网友介绍新闻中心的各种“黑科技”。

  走进记者们津津乐道的媒体公共工作区,迎面是18台液晶屏幕组成的三层360度大屏媒体岛。这个媒体岛可实时播放公共信号画面,提供进博会相关信息,保证记者们在公共区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收看到重要活动的实时信号。

  新闻中心展现出的科技范儿,着实让中外新闻记者直呼“高大上”——

  近500个记者工作位,全部配备数字音频接口、网络接口。

  广播电视总控设备机房、卫星传送机房、公共信号收录室和卫星传送服务室,为广电媒体提供广播电视公共信号收录和卫星传送等服务。

  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每个网络终端均配置20M带宽,可满足4000名记者同时工作的网络需求。

  配置移动新媒体直播平台和4G网络移动传输系统,为新媒体提供灵活高效的直播链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进博会“新闻中心”的概念,早已突破了1.3万平方米的物理空间——扫描二维码,下载进口博览会APP,关于进博会的权威信息发布和指导信息一应俱全、一触即达。预展、馆内导航、智能翻译、展商展品信息可检索自如。记者们通过掌上移动服务平台,还可实时收看进博会的公共信号、接收官方资讯信息推送、进行技术服务预约、浏览新闻中心全景图、查看实时发布的展馆周边交通信息。

  将科技范儿嫁接到网上网下细致的服务中,且看世界各地的各路记者如何利用好新闻中心,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暖心服务溢满人情味

  3日下午5时许,会展中心已华灯初上。人潮逐渐退去的新闻中心安静了下来,医务室里却是一阵忙碌——一名场馆工作人员因突发头晕耳鸣被紧急送来,医生对其进行初步诊断和应急处理后,送往附近的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位于新闻中心二楼的医务室,是本次进博会5个医疗点之一。来自上海中山医院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的医生在这里坐诊,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据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主任医师盛罗平介绍,他所在的第5医疗点今天已接诊了8位工作人员,不过都没有出现严重情况。值班医生告诉记者,每个医疗点都要定时报送《每日医疗站点保障信息报表》,内容包括接诊几人、具体情况以及处理措施等。

  除了完善的医疗保障,新闻中心还为参会记者们提供了免费的餐饮和茶歇服务。“感觉新闻中心的服务很有人情味。”新民周刊记者王煜感叹,干了这么多年记者,这是他体验过的“最暖心”的会务保障工作。

  “新闻记者蛮辛苦的,每天跑这跑那、忙前忙后。对我们来说,有杯热茶、有杯热咖啡就很温暖了。”王煜笑着说,“进博会新闻中心的服务真的非常周到,让我们好感度直线提升。”

  海派韵味尽显中国气度

  茶气氤氲,展一卷书香缱绻;吴侬软语,唱一曲雅韵清音。城市形象和文化展演区,可谓新闻中心的另一抹亮色,让前来采访报道的国内外记者在工作之余,也能感受上海的海派韵味。

  4日中午将近12点,工作区内忽闻笛声悠扬。记者循声望去,原来是“音乐午茶”活动开演了。首天献艺的,是来自上海昆剧团的青年演员。一曲《牡丹亭》经典选段《游园惊梦》,唱腔缠绵婉转,身段曼妙若流水。记者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摄像。据了解,“音乐午茶”活动除了上演《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古韵新弹”,还将举办专场音乐会,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经典作品都将在这里奏响。

  一间清新雅致的朵云书房,成为记者们工作之余消遣的好去处。这个占地40平方米的小书房,其设计与搭建以思南书局为模型,营造出明亮雅致的阅读氛围。浏览书架,既有《百年孤独》等经典作品,也有《解忧杂货店》这样的畅销书;既有中文本,也有外文书,记者们可以各取所需、随手阅读。

  临近媒体专属工作区,“生活中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也足够“吸睛”。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上海剪纸,流光溢彩的海派旗袍,融书、画、诗、文、印于一体的嘉定竹刻,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小人书”……深具海派特色的15个非遗项目在这里集体亮相。

  记者驻足欣赏时,上海剪纸传人李守白正在演示剪纸技艺。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他手中上下翻飞,约两分钟时间,这红纸一展,就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他将这只蝴蝶送给正在直播“神奇的中国艺术”的外国记者,这位记者忙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连声说着——“谢谢你”。

   (本报记者 刘华东)

(责编:朱江、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