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看看进博会背后的长三角身影
长三角一体化正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一场进博会之后,长三角地区将有更多机会在各行各业彼此学习,承接溢出,错位发展。当国际经贸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肯定需要大城市周边地区一起参与其中,进行支持配套,形成合力。
在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正酣。苏沪皖近水楼台,占据了采购商数量的“大头”,江苏交易团有2万家企业和机构、5万多名专业观众报名参会;浙江交易团累计报名企业超过了1.9万家,人员超过4万名;安徽则有共有3456家单位、1万余人报名,其中参会企业有2463家,共5822人参会。惊叹沪苏浙皖的采购团队规模之大的同时,进博会举办对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湛告诉记者,这样的重大活动放在上海,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尤其是提高开放程度,必然伴随一系列配套改革的提升,有利于改善长三角整体营商环境。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认为,进博会布局在上海,体现长三角在中国转型升级方面被重视,也体现了长三角参与全球化发展新阶段被期待。
一场进博会,在关注上海的同时,不妨看看会场内外的“长三角身影”。
合力
进博会的长三角元素不少。参展观众脚下所踩的地毯是“太仓造”。据了解,此次进博会的地毯全都是阻燃地毯,而为进博会提供28万平方米地毯的特种纤维企业位于太仓,该地毯离火自熄,本身很不容易燃烧,大大减少了风险。进博会期间,需要大量的食品配送,因此冷链物流必不可少。为展馆餐饮提供配送的冷藏车辆,大多来自江苏镇江的飞驰冷链,作为国内首家从事冷藏保温车生产的制造商,此次共为进博会提供30台新车。公司事业部负责人介绍,与同行相比,该公司设计的新能源冷藏车具有轻量化的特点,同样的配置、同样的车型,重量要轻100多千克,“在续航上有优势”。
在宾客接待上,长三角也共发力。进博会举办期间,数十万的海内外宾客,正受益于长三角地区住宿保障联动机制。比如临沪的昆山花桥,正是江苏交易团驻地之一,花桥对接进博会不只是展会上的对接,在配套上也可以做些文章。作为环沪备降机场口岸,合肥边检站在口岸现场开通了“进博会”专用通道,组建专门队伍,多次开展英、韩、日、德、俄等主要国际通用语言的专业培训,确保为进博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宜华线是三峡电力送往华东的重要大动脉,为上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为确保进博会期间用电安全,10月30日,安徽铜陵钟鸣镇境内,工作人员提前为护线区域内的杆塔逐一“把脉号诊”,不仅实行“定人定杆”制度,而且对每条线路实行每天全封闭式巡视和防护,并建立电网运行零报告制度,确保重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邻居们为上海构建起安保工作的“护城河”。沪苏浙皖四地公安机关建立的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机制,太仓南郊公安检查站和浏河公安检查站所在的204国道和346国道是太仓最主要的入沪通道,也是上海进口博览会太仓重点安保区域。两个检查站正依托智能分类预警、智能人车安检、智能拦截堵控、模块化安检通道四大基础智能功能,做到检不漏车、查不漏人、验不漏物,确保检查工作实现“全覆盖”。而在太仓市汽车客运中心站,入沪人员在进站候车口需要经过身份识别设备。水上安保工作也是安保工作环沪“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市水警部门已经组织民警、武警、协警等警力形成合力,做到既保安全又保畅通。此外,本月初起至11日,拥有多条入沪过江通道的南通,启动加强等级巡逻防控勤务,为进博会顺利举行扎牢“防护网”。
对此,李湛认为,以进博会为契机,长三角各省市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与联系,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溢出
上海举办进口博览会是全面提升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放大进口博览会带动和溢出效应,要把上海打造成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联动长三角”成为进博会着眼点之一,而来自长三角的客商也正积极参与其中。来自浙江的物产云商作为进出口消费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将以服务商和采购商的双重身份入驻进博会,邀请8个国外品牌入驻,品类涵盖宠物用品、厨房用品、保健品等。同样以服务商和采购商的双重身份入驻进博会的还有来自宁波的一家跨境贸易供应链企业。年进口额16亿元人民币的该企业将“携手日本两个知名品牌出展,主要是药妆和日化等用品,同时也希望借助本次展会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引进更多优质商品”。
无锡通过审核的1500家单位和企业中,包括华虹、海力士、小天鹅、博世汽车等。其中,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丁孝宇介绍,在之前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智能及高端装备区展商客商展前供需对接会”上,该公司已经与肯纳金属、威库司锯业谈妥初步意向,公司正试用他们的刀具产品,如果效果不错,则会考虑合作。在无锡,谁也不愿放过这样一个被进博会“送到了家门口”的福利,以前,这种机会要靠企业“花钱出力”才行。为此,无锡市场协会针对进博会建立了以金桥市场、天鹏市场、朝阳市场和五洲市场为重点的参会微信群以及时沟通信息。有的企业则更进一步,“直奔”签约而去。11月初,位于浙江嘉善县的君顶实业有限公司法务人员已经在准备一份签约文本。在进博会上,君顶实业将与一家加拿大公司签订采购协议,将真正产自加拿大的食品和饮品带到国内。对此,君顶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我们是加拿大赛奇尔天然泉水的中国进口商,此次与其母公司签订采购协议,将深化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中国国内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李湛告诉记者,进博会为长三角地区带来重大的发展契机,将国际知名厂商请到家门口进行产品展示,便于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经贸关系,了解国际最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和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经贸合作。此外,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包括长三角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为长三角地区带来更好的展示、宣传机会,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
在全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有着“德企之乡”称号的太仓,德资企业通快公司早已应用的一套智能制造机床和软件在进博会上展出,现场模拟“工业4.0”生产流程。去年5月正式启动的昆山花桥跨境贸易小镇,以两岸电子商务为特色,也有自己承接溢出的准备。花桥经济开发区电商产业科科长董鑫然告诉记者,跨境贸易小镇组织了一批电商企业参加进博会,企业报名很积极。此外,花桥还希望邀请进博会展商前来,寻求合作机会,进一步培育跨境贸易小镇的进口功能,争取电商及上下游企业在上海周边选址布局时,可以到花桥来。
苏州、嘉兴、南通等上海周边城市,未来与上海的一体化进程中,将不仅局限在产业分工,还有城市功能的互相补充,包括旅游、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陈建军补充道,周边城市可以积极参与分享进博会的红利,比如一些相关的论坛、活动、参观访问和交流能否考虑布局在这些周边城市,一方面降低和分担会议、会展承办的成本,另一方面,以此为纽带,实现上海都市圈的功能溢出,也能够更好地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实现共同受益。
样板
紧挨着上海的昆山花桥,已做好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准备。多少年来,花桥总想靠上海更近一些,花桥经济开发区党校专职副校长冯庆宝回忆道,1992年,经昆山市人民政府批准,花桥就自费创办了曹安经济开发区,也就是后来花桥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现在,在花桥老镇政府办公的只有社会事业局,多数职能部门搬到了距离上海仅几百米的花桥国际商务城大楼,就是“为了与上海对接方便”。花桥确实近,当地企业家都知道:“从大虹桥把客商用大巴接驳过来也就半个小时。”优势区位释放联动发展想象空间。在花桥国际博览中心建设交通综合体,并开通与上海大虹桥的大巴接驳专线也是当地正考虑的问题,未来这条专线日常可以作为“跨省上班族”的通勤车辆,在展会开展时,也可解决部分交通问题,更好地接受辐射。
据了解,花桥国际博览中心的工作人员,每一两个月就会前往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进行参观学习。该中心运营负责人田斌介绍,对花桥国际博览中心的“动线系统改造”,是团队接手后改动比较大的一块。这也是充分吸收和参考了国家会展中心货车轮候区的做法,之前花桥国际博览中心轮候区域容易产生拥堵,而现在通过改造后,车辆入场更为有序。
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和昆山的成本优势,这是花桥会展业从业者牢记于心的“法宝”。花桥经济开发区服务业发展局副局长金卫强告诉记者,花桥国际博览中心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接国家会展中心的溢出,作为其展会的分会场,就像广交会举办的时候,周边城市也会布局一些展会一样,实现互补和错位发展。据知情人士介绍,昆山主要领导受太仓港与上海港联动合作的启发,曾考虑将花桥国际博览中心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上海方面,作为上海主要展馆的子馆,将合适的会展资源进行导入,实现联动发展,避免竞争导致的“越做越小”,而是实现合作带来的“越做越大”。小型或处于成长期的展览可以分流于此,在花桥这个会展培育基地进行“孵化”,等到成熟壮大后登陆上海。
错位发展、各扬所长本就是一体化的基础,对花桥的会展业而言,正根据昆山产业特点,培育与产业相关的展览,比如光电显示、半导体、生物医药、机器人等。“对接进博会,不应该只盯着展览的角度,其他的配套服务也是一种对接。”花桥经济开发区会展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徐卫星告诉记者,近期昆山市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花桥打造保税展示功能。花桥的打算之一,是未来尝试建设“保税展示”的业态,展览在上海,产品可留在花桥,如此将免去展商从境外来回运输产品带来的麻烦与费用,花桥也由此作为永久性展览的场所,形成保税区和展示中心的结合体,后期,还可以考虑嫁接“交易”功能,成为一种创新业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