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金蝶集团田荣举:云代表着连接和分享大企业上云的动力更强

2018年12月03日16:36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11月30日,金蝶集团高级副总裁田荣举在论坛发表演讲。

“过去业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大企业上云不太可能,实质上真正上云动力很强的是大企业,大企业更需要建立产业互联的平台,通过云才能产生更好的连接。”11月30日,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企业智能服务创新者论坛在北京举办,金蝶集团高级副总裁田荣举如此表示。

“从整个产业来看,消费互联网进入产业互联网,toB成为新的风口。雷军曾经说过,风口来临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风口再猛,猪还是飞不起来的。”田荣举说到,整体来看toB肯定是新的浪潮,也给很多做toB的企业提出大量新的挑战。

田荣举介绍,金蝶是坚持了25年、专注于企业服务的软件厂商。25年来服务了680万家企业,见证了像万科、海尔、招商局集团等企业不断创新取得成功的优秀案例。“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因为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要求变。”

田荣举认为,在数字经济来临的时候,只要积极采用新的数字化技术,重构自身的管理体系,通过连接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能够实现更好的业务协作,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样可以造就新的成功。这不但不是挑战,反而成为一种机会。

田荣举介绍,前不久做了一些调查,很多企业已经采用了大量新技术,但人工智能的还不多,人工智能目前在消费领域有一些应用,例如人脸识别,但是在企业服务里边,人工智能应用相对偏少,这是未来的新机会。

是不是说今天因为采用了新技术,数字化转型就取得初步成功了呢?再看另外一组数据,从调查的企业来看,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不理想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提升产品品质方面,只有3%的企业所提升。所以一个现实:利用了新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转型一定能够取得如期的效果。

因此,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除了要很好地利用智能化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管理理念,变革也可以理解为管理重构,只有这两者很好地融合,才能够实现数字化转型。由过去的管控思维转变为赋能思维。比如对员工的管理,从以前的管控,转变为激发创造力、转为赋能。

比如过去的CRM主要是为了记录销售员的行动轨迹,包括拜访客户和一些纪要,希望让销售员不偷懒,能够有更多的产出,这是管控思维。在国内国外都能看到一些新兴的企业,利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销售员提升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电话营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整个电话沟通过程实时记录下来,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销售员洞察接电话人的心理,以及他可能的相关行为,帮助销售员提升成交的概率,这就是赋能。人工智能帮助人提升现有的能力,这是主流的趋势,也是数字化转型需要思考的关键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天把数字化转型称为“上云”,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认知呢?田荣举认为:核心还是重新基于“以客户为中心”,今天,认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提法不再新颖了。但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要重新认识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

田荣举理解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体验,提供的管理服务,一定要让每一个用户感受到非常好的体验,这个体验并不代表好看,也不仅仅只代表高效,我认为不但要解决功能性问题,更应该关注用户的情感诉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平常遇到一个场景就是请假。遇到什么事情要请假,这在企业中是非常普遍的。面对这样的流程,其实对请假者和审批者都有一定的压力。企业也有一些创新的尝试,通过一些数据分析,能够在请假单上自动收集请假者最近的出勤情况和工作表现,请假单上给到审批者一段话语,提醒审批者最近这个请假者工作很突出,应该准假。这种互动过程会让整个沟通变得更加自然、有温度。实际上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验。

第二个,是“人人”,人人就是不但要解决工作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服务很显然要提高效率。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点,要关注员工的成长。每个人渴望成长,而成长很显然不能只靠说教,要有一些工具能够让用户进行自我提升。比如跟一些企业合作,创新一些场景。可以根据他的用户行为形成一种自我激励的提醒,比如一段时间能够对他的出勤,工作效率,所做的分享形成一组数据,提示他在这方面的进步。同时可以利用社交关系,比如他经常跟哪些人沟通,根据他的社交面给他一个推送,你跟你经常打交道的人在哪些地方你会比较突出,哪些地方需要向别人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每个人的提升,不需要领导盯着,自己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标杆,这是“人人”。

第三是生态,生态就是意味着开放,不管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做自己最擅长的,同时能够跟其他的同事、企业进行更好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率。

道理大家都能理解,但真正做到是很难的。田荣举介绍,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金蝶创始人徐少春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每年砸点东西,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艺术,本质上看是在驱动金蝶这样一个25年的公司。2014年开始砸掉笔记本电脑开启移动办公,2014年8月8日砸掉服务器开始云ERP,大家很难想象,一个中大型企业把所有业务放在云上,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徐总非常坚定进行了这样的变革,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去年5月4日在北大砸ERP,内部也有争议,金蝶主要业务是ERP,是不是要把自家的饭碗砸了?最终绝大多客户是持积极态度的,而这也加速了金蝶的变革。

上个月,徐少春正式发布了他在微信上的个人号,这是一项全新的尝试。目的是以他牵头,与千千万万的客户建立直接的连接。通过个人号可以跟所有的用户进行开放互动,包括企业发展、企业家精神、职业成长,以及金蝶产品、服务方面的问题,他每天抽一两个小时跟大家互动,一个月下来效果非常不错。虽然比以前更忙并倍感压力,但是他更深刻地听到了用户的呐喊,看到了产品和服务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加速了创新。客户关系有实质性的改善,我们也有实质性的行动。

在业务方面,金蝶也在坚定推动生态战略。金蝶最开始是做财务起家的,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非常多的经验。对一个企业来讲,财务是一个核心,所以坚持把财务核心的基础服务做好,利用新的云平台来开放我们的服务能力,为众多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为最终的客户提供面向全行业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所以打造这样的生态平台,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拥抱产业互联网,能够实现新的转型。

不仅是中小企业,现在有很多大企业都采用了金蝶提供的云服务。田荣举表示,过去业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大企业上云不太可能,上云的可能是小企业。实质上真正上云动力很强的是大企业,大企业更需要建立产业互联的平台,通过云才能产生更好的连接。

在广东有一个客户,是全球最大的养殖企业,一年快一千多亿产值,采用金蝶的云平台,计划两到三年之内把整个业务全部上云,能够连接企业内部和广泛的产业链下游,这其实就是一个大趋势。现在上云已经不会有根本性的障碍,关键是能够充分跟客户厘清业务的价值,以及更好的切入点。

田荣举最后总结表示,金蝶在企业云转型方面的三个建议。第一,不管哪个时代都有挑战,要永远保持自己的初心,永远把客户、用户和合作伙伴装在心里,真正读懂客户和伙伴。

第二,云业务是最好的商业模式,所有创新业务必须坚定在云端,因为云代表着连接和分享,这是大趋势。

第三,数据是toB业务最大的财富。因为数据背后就是商业行为,只有通过丰富的数据,才能更好地洞察顾客,洞察自身经营的差距,实现更科学的、更有力量的创新。(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