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章更生:建行多措并举,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

2018年12月03日14:37 |
小字号

11月15日,第191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以“解决社会痛点 履行大行责任 开启普惠金融战略发展新时代”为主题,向境内外媒体介绍了建设银行运用金融科技,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施普惠金融战略,支持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情况。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好,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感谢银保监会邀请我们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主要把建设银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工作要求,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情况向大家作介绍。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近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今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同时,相关部门机构定向降准、增值税减免、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尽职免责机制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

作为国有大型银行,用金融的力量解决社会痛点,让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们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得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建设银行率先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今年更是在全行范围内提出住房租赁、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战略”。近日,建设银行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具体举措,连续出台《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通知》和《中国建设银行支持民营经济指导意见》。

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常遇到一些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的经营相对欠规范,有的信息真实性不够好,风险防控难度大等。面对困难,建设银行多措并举,破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致力于打通“最后一公里”。

第一,全行动员,高度聚焦,将普惠金融作为战略来抓。今年5月,建行明确提出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金融资源供给,人才与技术保障,安排专项贷款规模,配套激励费用,建构由上而下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全行近1.5万个网点均能开展小微企业服务,做到真做实做,做出成效。

第二,运用好金融科技,破解融资难题。我们通过金融+科技,打造了数据化、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服务新模式。一是运用大数据技术,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基于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整合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广泛连接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评估客户资信,批量精准获客。二是再造业务流程,打造“三个一”信贷模式。创新“小微快贷”,实现自动化审批,构建“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模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三是实行智能风险管控。将风险底线和风控标准嵌入系统,建立大数据选客控险、模型化系统排险、智能化预警避险等全流程风控机制。目前,“小微快贷”累计为超过45万客户提供了5300多亿元贷款,80%的客户为信用放款,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

第三,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我们正在搭建开放平台,将普惠服务融入小微企业生产生活场景,提供诸如行业、市场情况等查询,交易撮合、并购等服务。创新推广“裕农通+”新平台,在县域乡村构建起“村口银行”,助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目前“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12万个。打造劳动者港湾,建设和开放网点共享空间1.4万个,给户外工作者提供歇脚的地方,营造普惠金融文化。

截至9月末,建行累计为170余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超6.4万亿,普惠金融贷款新增1600亿元,年内有望突破2000亿元,处于同业领先水平。李克强总理、刘鹤副总理多次肯定建行小微金融服务;银保监会首次发布的普惠金融白皮书,列举了建行“小微快贷”典型案例;10月30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田国立董事长出席并答记者问。

普惠金融是世界性难题,需多方努力,综合施治。下一步,建行将把普惠金融作为长期战略,久久为功,我们愿与各方携手同行,帮助百姓实现安居乐业梦。

谢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赵爽、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