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治理团购券市场乱象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团购券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凭借价格优势和产品组合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然而,部分商家却在团购券设置和线下消费环节中“做手脚”,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团购市场的信任度造成一定程度冲击。
团购券的使用限制、商品或服务的具体内容等信息,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部分平台和商家却在信息披露上大打折扣。一些团购券的使用限制未在页面上明确标注,或者标注模糊不清,致使消费者购买后才发现无法使用。更有甚者,商品或服务的实际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消费者在实际消费时才发现被欺骗。
退款难更是团购券消费中的一大痛点。部分团购券明确标注“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或设置极为苛刻的退款条件,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即便消费者在未消费的情况下要求退款,商家也可能以各种理由拒绝,或者平台收取手续费。这种退款规则的不合理,使得消费者维权时困难重重。
上述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违背了市场交易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平台和商家应填补规则漏洞,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团购券真正成为消费者享受实惠的工具。
商家作为团购券的主要提供方,应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体系。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员工培训提升履约能力,建立“首问负责+店长兜底”的双重服务保障机制,实现员工间的信息互通和标准统一;另一方面,确保线上线下标准统一,保证线上团购套餐包含的服务项目、使用时段等要素可兑现。
作为团购券信息的发布渠道,平台肩负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责任,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平台还应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建立严格的商家准入机制,对存在欺诈行为或不诚信经营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