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可解析纳米晶体结构
2025年04月29日08:32 |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机器学习算法可解析纳米晶体结构
科技日报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28日《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团队创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观察纳米晶体产生的图案来推断材料的原子结构。该成果破解了困扰材料科学界一个世纪的纳米晶体结构解析难题,有望加速新药研发、清洁能源材料开发及文化遗产研究。
晶体学是理解几乎所有材料特性的最有效方法。然而,传统方法仅适用于毫米级完美晶体,面对由微小颗粒组成的粉末状纳米晶体时,现有技术仅能获得模糊的原子排列信息,导致诸多关键材料研究陷入停滞。
此次,研究团队利用4万个已知原子结构对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AI)模型进行了训练,从而开发出一个能够从“失真数据”中还原原子结构的智能系统。
具体而言,团队创建了一个包含4万个晶体结构的数据集,并将原子位置打乱,使其看起来像是随机排列的。随后,他们训练了一个深度神经网络,将这些几乎随机排列的原子与其对应的X射线衍射图案联系起来。该网络利用这些观测结果对晶体进行重建。最后,他们让AI生成的晶体经历一个名为“里特维尔德精修”的过程,即根据衍射图案,将晶体“微调”到接近最优状态。
尽管该算法的早期版本表现不佳,但最终它学会了比预期有效得多的晶体重建方法。该算法能够从各种形状的纳米级晶体中确定原子结构,包括之前实验难以表征的样本。
团队表示,这个AI模型也学会了自然界所允许的原子排列模式。这种模式识别能力预示着蛋白质结构预测、药物分子设计等领域将迎来范式转变。
(责编:杨曦、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持续推进
-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2025年,水利部将继续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天空地水工”感知体系和中央巡视、审计、环保督察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社会监督等发现的涉水违法问题为重点,对水资源管理、河湖库管理保护、水土保持监管等领域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打好黄河保护治理攻坚战,推动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落地见效,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据悉,水利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自2022年共同建立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以来,已经组织开展3项专项执法活动,成效显著。…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