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岁末年初,市场千呼万唤的IPO开闸终于到来。然而,令人预想不到的是,新的发行体制下,与IPO相伴而生的却是高市盈率、老股套现、紧急暂缓、紧急措施等乱象。
    一系列乱象,乍看起来问题出在高价发行。

一问IPO:新股发行为何状况频出更多>>


一问IPO:新股发行为何状况频出

    从已经公告定价的几家公司来看,30多倍到60多倍的市盈率超出很多市场机构的预期。尽管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高市盈率无可厚非,但当前的市场行情下,把市盈率定得如此之高,必然含有投机成分。高市盈率引发了高比例老股套现、暂缓发行、证监会紧急公告等连锁反应,让监管层和市场参与各方都陷入混乱和茫然。
    在发行企业和中介机构看来,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是高定价的原动力。那么,投资者这样的狂热是否错了?IPO暂停一年多来,股市持续低迷,投资者对股市兴趣渐减。作为久违的新鲜血液,新股以稀缺商品的姿态出现,必然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更何况,A股市场历来有“打新”、“炒新”的传统,人们记忆中,新股还是稳赚不赔的低风险高收益产品。这些因素导致了新股不仅受到机构的追捧,也在网上申购中受到散户的热抢。【详细】

二问IPO:IPO新规“打补丁”难防监管漏洞更多>>


二问IPO:IPO新规“打补丁”难防监管漏洞

    暂停一年多的A股新股发行,在开闸伊始成为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眼中的“唐僧肉”。尽管利益各方通过高价发行、老股减持和网下配售的“哄抢”行为,遭中国证监会紧急监管,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IPO新规“打补丁”短时间内恐难防监管漏洞。
    截至1月13日,尽管还没有一家拟上市公司完成发行上市的最后一个步骤;登陆交易所,但是停滞一年多的新股IPO,在开闸后俨然成为发行人、承销商眼中的“唐僧肉”。
    对于700多家排队已久的拟上市公司来说,IPO重启让大家产生了冲动,高价发行股一个接一个。记者发现,在目前确定新股发行价的13家拟上市公司中,从事工业阀门设计、制造和销售的纽威股份,发行市盈率居然高达46倍,而在其计划挂牌的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详细】

三问IPO:高发行市盈率引发市场不满 透视新股发行三大争更多>>


三问IPO:高发行市盈率引发市场不满 透视新股发行三大争

    新股开闸不久,市场即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对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质疑。高价发行是否合理?巨额老股转让是否有借道套现之嫌?券商自主配售是否涉及利益输送?这些问题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从IPO开闸后首批发行的两只新股新宝股份和我武生物发布的中签率公告来看,超过百倍的网上认购和偏低的中签率表明投资者看好新股。但奥赛康72.99元的发行价,67倍的市盈率,远高于同期同行业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这引发了市场质疑。
    “合理的新股发行机制应该是让发行人与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但在发行人以圈钱为目的的情况下,中介机构不仅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合理建议,更有可能与发行人一起侵犯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认为。【详细】

四问IPO:新股发行,“亡羊补牢”几时休?更多>>


四问IPO:新股发行,“亡羊补牢”几时休?

    新股发行机制改革十年数改,每一次改革都被寄予厚望,而每一次IPO重启都被市场所质疑,缘何中国版IPO新政屡陷尴尬?
    股民失望,市场疲弱,新股发行机制缘何“越改越乱”?是改革不彻底、监管层不作为,还是利益群体总是罔顾“三公”原则钻制度漏洞的空子?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看来,作为监管者现在很尴尬:如果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意味着“新瓶装旧酒”,一年多的改革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不控制,则二级市场价格将不断下跌,甚至是大幅度回落。
    投资者的争议焦点究竟何在?股民陈先生的回答点出了关键:“监管层实则回避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在开启IPO时没有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退市规则来严格执行并被市场所接受。”【详细】

五问IPO:新股发行的补丁要打到何时更多>>


五问IPO:新股发行的补丁要打到何时

    IPO开闸不到两周,市场已经被两则紧急公告搅得无所适从。先是奥赛康凌晨公告暂缓发行,后是证监会周末晚间公告三举措加强发行监管,这样的变化节奏让市场参与各方感到未来不可预期。人们不禁疑惑:新股发行的补丁要打到何时?
     在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监管层能主动放权,弱化审核职能,加强过程监管,这毫无疑问值得称赞。更为超前的是,在法律障碍尚存的情况下,监管层未雨绸缪,为将来的注册制做好铺垫,这样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应该肯定。
    然而,好的意图需要有效的措施和完备的制度来实现,否则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反观奥赛康事件,从公开情况看,无论是奥赛康还是中金公司都看不出哪里违规,即便是令市场瞠目的近32亿元的老股转让也并没有违反监管层的规定。可如此发行的确给市场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其IPO不得不被紧急叫停。【详细】

六问IPO:新股发行的“石头”不能没完没了摸下去更多>>


六问IPO:新股发行的“石头”不能没完没了摸下去

    看似简单的新股发行在中国股市上被演绎得越来越复杂。过去几年间,新股发行一直是市场的焦点,几经改革,却依旧问题重重。究其原因,当市场化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立场,让新股发行一次次变成改革的试验田。
    当前进行的改革中,监管层努力践行市场化的诺言,从行政管制中抽身,却因为市场化的不够彻底而在计划与市场的碰撞中重回“管价格”的老路。可以说,超募与老股转让挂钩是此次改革的致命弱点。在定价权基本交还市场之后,在市场热情高涨的重启初期,超募几乎是必然。一边是市场化的价格放行,一边是计划性思维下对超募的限制,矛盾自然产生,而化解矛盾的手段又是行政干预。
    数次改革,都是在寻找市场化与中国特色的结合点,但一次次实践均未能绕过“价格”这道坎儿,却又滋生出不同的问题,给人以“摁下葫芦浮起瓢”之感。【详细】

改革允许探索,却不能缺少“顶层设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能无止境地探来探去,而是应该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在给市场稳定预期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