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自治區,現代能源經濟蓬勃發展的圖景徐徐展開。
長江在重慶“擁抱”了嘉陵江,又流經我國最大的內河多式聯運樞紐港——兩江新區果園港。港口北邊,坐落著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兩江工廠。
位於黃海之濱的江蘇濱海縣擁有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合作研發基地、國家冷水魚智能化養殖試驗與示范基地。
作為“新能源之都”,常州不隻用電,更在造電器、強電網。
制造的基因深植於無錫的土地,也溫潤於無錫人的心田。
壁立千仞,凌江夾峙,重慶奉節縣坐落於三峽入口,縣城下游不遠處便是夔門。 “歷史上,我們奉節是軍事咽喉,現在,我們是生態門戶,正在努力當好綠色三峽‘守門員’,不讓垃圾進入三峽。”8月13日,奉節縣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所所長吳福春對記者介紹。 坐擁43.8公裡長江主干道及朱衣河等四條支流,奉節庫岸線總長達3…[詳細]
京張高鐵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中車長客供圖。 高鐵,中國制造的一張金名片。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鐵大會上,中車長客攜CR450動車組、超導電動高速磁浮樣車等產品實車參展,並通過沙盤、智慧屏幕等形式展示氫能市域列車等產品,吸睛無數。 從1959年在工廠尚未完全建成的情況下克…[詳細]
走進吉林省遼源北方襪業集團織襪公司的生產車間,襪機轟鳴聲中,彩色的棉紗線往來穿梭,織造、縫頭、定型、包裝……各個工序在流水線上有序運轉。工作台旁,一雙雙襪子堆疊成“小山”,工人們在一排排機器間行走,爭分奪秒趕訂單、忙生產、搶進度,一派忙碌景象。 在這裡,襪子各個細分品類的產品琳琅滿目。“每天約有10…[詳細]
一盤爽滑Q彈的木耳端上餐桌,你或許很難想象,這朵來自長白山脈的小食材背后,正涌動著一場怎樣的產業革命。木耳告別“土房”,搬進智能工廠﹔憑著過硬“履歷”拿下盒馬、海底撈等“大廠”Offer ,身價倍增……走進“中國木耳之鄉”的吉林省汪清縣,我們一探究竟,從細節之處解密這朵小木耳蘊藏的“大夢想”。 細節…[詳細]
一根絲,僅頭發絲十分之一粗,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這根強硬的絲是碳纖維,以它為原料制作的產品,既能上天入海,也能日常使用。 還有一根絲,比棉絨更柔、比羊絨更暖、比鵝絨更輕。這根輕柔的絲是一種腈綸纖維,如今正廣泛應用於紡織品領域。 “軟”“硬”並行,始建於1959年的吉林化纖集團,始終圍繞“絲”做文章…[詳細]
圖為吉林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玉米標准化基地核心區。門杰偉攝 盛夏時節,廣袤的黑土地上,大片玉米隨風搖曳起綠浪。吉林,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用全國4%的耕地,產出6%的糧食。這裡的糧食商品率超過90%,全國每10斤商品糧,就有1斤產自吉林。 7月16日,“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組在吉…[詳細]
夜幕降臨,山谷的古風情街游人熙攘,一幢幢“挂”在懸崖上的民宿亮起燈光……7月11日,記者來到近年來頻頻出圈的“網紅小鎮”江西上饒望仙谷景區,滿滿的活力扑面而來。不過,誰又能想到,十幾年前,這裡是一片廢棄的礦山。 望仙谷有獨特的環狀花崗岩峰林地貌,曾經是省內有名的花崗岩板材生產基地,全鄉有179條花崗…[詳細]
嘿,朋友!你想象過嗎?在距離大海幾百公裡外的長春,一列火車鳴著長笛,滿載著嶄新的“紅旗”“奔騰”汽車,浩浩蕩蕩地奔向歐洲! 你沒看錯,這不是電影特效。這趟“長琿歐”班列,本地貨源佔比達到了驚人的100%!就在2024年,超過6900台吉林制造的汽車,就是這樣坐著“專列”出了國,創下歷史新高! 這簡直…[詳細]
7月14日下午,“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組來到位於吉林長春市的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車間裡,一列列動車組整裝待發,從這裡駛向全國,走向世界。 圖為中車長客國鐵事業部裝配產線。葛孟超攝 “中國速度”的背后,是始建於1954年的中車長客。中車長客是我國地鐵、動車組的搖籃,搭建了動車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