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取消和下放58項行政審批項目,取消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取消19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將82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調整或明確為后置審批等。記者25日就這次取消下放行政審批等事項有關事項專訪了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
鄒東濤認為,與以往相比,這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含金量”高。58項事項中,涉及投資、企業經營的有46項,佔80%﹔金融類12項,如“貸款卡發放核准”﹔稅收優惠有28項,如“創業投資企業享受創業投資所得稅優惠核准”等。二是“取消”的多。直接取消的有42項,佔72%。凡是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一律取消,充分體現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價值取向。三是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比重大。清理非行政許可是今年審改工作的“重頭戲”。這一批取消和下放的非行政許可事項有25項,佔43%。這是消除審批管理“灰色地帶”、堵住“偏門”的重要一步。
此次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量比較大,覆蓋領域較多,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有26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有41項,共涉及金融、土地、交通運輸、糧食、農業等多個領域。鄒東濤認為,對於這次取消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始終秉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主要的考慮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務院部門設置的沒有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決定作為依據的准入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行業管理確有需要且涉及人數較多的職業,經批准后可改為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二是國務院部門設置實施的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准入類職業資格,但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財產安全關系並不密切,或者不適宜以職業資格方式進行管理的,按程序提請修法后予以取消。三是國務院行業部門和全國性行業協會、學會自行設置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確需保留的,經批准后納入國家統一規劃管理。
另外,此次還取消了一批評比達標表彰項目。鄒東濤認為,評比達標表彰,是黨政部門開展工作的一種方式,但在一些地方和領域確實存在過多過濫的問題。這一次取消的19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中,評比類5項、達標類1項、表彰類13項,涉及民族工作、交通運輸、文化、工商、林業、知識產權、外匯等諸多領域。取消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的著眼點,一是有無依據,二是是否有關。這就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和黨中央、國務院文件規定的,一律不得開展﹔與政府職能無關、對推動工作沒有實際意義的,一律不得進行。取消這些項目,不僅有助於政府轉變職能、改進作風,而且有利於基層、企業和群眾減輕負擔。
關於將82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調整或明確為后置審批,鄒東濤指出,這82個項目,佔現有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總數的47%,涉及國務院33個部門和省、市、縣三級政府,力度很大,而且也有相當高的“含金量”。比如,食品生產、流通以及餐飲服務許可,機動車維修和駕駛員培訓服務許可,石油成品油批發零售經營資格審批,從事出版物批發零售許可等項目,都是影響面很大的項目。由前置改為后置之后,對於釋放相關領域的創業活力,進一步擴大就業,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對於下一步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鄒東濤有如下建議:一是繼續以提高“含金量”為重點,積極推進取消和下放工作。聚焦與企業生產經營、公民創業就業等直接相關的重點事項,擠出更多的“真金白銀”。同時,還要引導各個方面的力量參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二是規范審批管理,推進制度化建設。在取消下放的同時,要對保留審批項目的管理進行規范。政府要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必然要保留一定的審批事項,這項工作更具長遠意義。三是探索事中事后監管的有效辦法。國務院今年印發了《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應積極抓好這個文件的落實。同時,還要總結推廣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好經驗。四是加強審改工作的上下銜接。要讓國務院的好政策真正落地,打通“最后一公裡”,讓企業和公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6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