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17年贛博新年論壇暨北京贛博聯成立兩周年紀念大會圓滿舉辦

文河根 曾志
2017年01月22日16:15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2017年贛博新年論壇暨北京贛博聯成立兩周年紀念大會圓滿舉辦

  2017年1月15日,“清華經博、北京贛博”2017新年論壇暨北京贛博聯成立兩周年紀念大會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偉倫樓國際報告廳隆重舉辦,近兩百名在京江西博士及親朋冒著嚴寒參加了此次盛會。新年論壇由清華經管學院博士校友會主辦,北京江西博士學術聯合會承辦,泰豪集團為論壇提供支持。

  智能化時代正在到來,創新能力是博士的核心能力,拓寬視野、跨界交流已成迫切需求。學習是最好的新年禮物。此次新年論壇以“文化助力科研、創新成就未來”為主題,包括三個專題:“轉折、創新與2017中國經濟展望”、“海昏侯、江西文脈”及“個性、趨勢與未來規劃”。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賴冬陽博士主持。

論壇嘉賓與觀眾大合影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中國教育30人論壇成員謝維和教授,團中央機關服務局局長郭美薦,中關村海澱管委會副主任黃英,工銀國際融通資本總裁、清華經管學院博士校友會秘書長賁金鋒等嘉賓先后為論壇作了熱情洋溢的精彩致辭。

致辭嘉賓: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教授

致辭嘉賓:團中央機關服務局局長郭美薦

致辭嘉賓:中關村海澱管委會副主任黃英

致辭嘉賓:工銀國際融通資本總裁、清華經管學院博士校友會秘書長賁金鋒

論壇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賴冬陽

  專題一:“轉折、創新與2017中國經濟展望”

  中國新財稅主義三十人論壇理事長、《反誤導》、《中國大趨勢》等暢銷書作者高連奎的演講主題為“2017年中國經濟形勢”。高老師首先對中國經濟的現狀及挑戰做了一個梳理,高老師認為:“中國經濟的總體形勢是好的,潛力也是非常大的,但目前碰到了很多制度和文化瓶頸,在短中期內的增長速度會非常有限甚至面臨衰退”。高老師進一步分析道:“市場經濟要得到持續健康發展,法治和創新是兩個主要驅動力,但中國傳統文化更傾向於人治社會,比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科技政策等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人治痕跡,距離法治決策和科學決策還有距離。這些制度和文化短板是我們的瓶頸,也是我們未來增長的潛力所在”。

演講嘉賓:中國新財稅主義三十人論壇理事長高連奎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創新創業辦公室主任鄧智華教授的演講主題為“特色小鎮建設與創業創新發展”。鄧教授從特色小鎮的由來及目前的國家政策展開,結合具體的小鎮建設案例,為大家分享他對特色小鎮的內涵理解。鄧教授認為:“特色小鎮不是小鄉鎮,比如景德鎮不是鎮而是地級市,特色鄉鎮的內涵之一應該是創新創業的平台。特色小鎮要有幾個特點:骨架小、顏值高、氣質要獨特、機制要靈活”。

演講嘉賓: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創新創業辦公室主任鄧智華教授

  九洲証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40人論壇特邀研究員鄧海清博士的演講主題為“歷史大轉折——中國經濟去杠杆重生與資產配置再平衡”。鄧博士認為,“經濟必將下滑是正確的廢話,作為經濟學家或是研究者,首先不是要悲觀看待世界,而是要從中找到活力和潛力。其實,中國經濟的L型拐點已過,未來經濟復蘇的概率要大於滯脹”。針對大家關心的投資策略,鄧博士分享到:“在中國,我們推薦四大交易策略:股市健康牛、債市防陷阱、黃金是大坑、大宗政策市”。

演講嘉賓:九洲証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博士

  專題二:“海昏侯、江西文脈”

  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黎隆武演講主題為“海昏候國考古與海昏候劉賀其人”。黎隆武副部長從歷史迭進與人物脈絡展開,對“當過王、做過帝、廢為民、用為侯”的漢代海昏侯的千古悲催及其原因提出了有邏輯、有深度、有角度的史學觀點,其警世價值包括:“有權不可任性、年輕不可任性、有顏值不可任性、有功勞不可任性、有靠山不可任性、有冤屈不可任性”。黎隆武副部長分享到,兵馬俑所獲獎項與稱號海昏侯都有,海昏侯還多一個,所以大家都說“北有兵馬俑、南有海昏侯”,另外,在不到一年時間裡,“講好海昏侯故事”系列宣講活動已經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大學、哈佛大學等進行了89場,2016年《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世今生》一書已經累計銷售16萬冊。

演講嘉賓: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黎隆武

《千古悲摧帝王侯》作者黎隆武向提問代表贈書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北大贛文化交流學會與贛博聯雙重指導老師柳春蕊演講主題為“江西文脈的繼承與開拓”,柳教授指出:“江西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文脈在歷史上有燦爛的表現,江西青年更要開創當今的江西文脈,江西青年要有江西青年的格局,要傳承王安石改革的勇氣、文天祥的傲骨、歐陽修的才氣,再造宋代時期的輝煌”。

演講嘉賓: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柳春蕊

  專題三:“個性、趨勢與未來規劃”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張立勇先生演講主題為“一直尖下去”,張先生曾經是清華的“饅頭神”,風雲大江南北,被視為自學外語、改變命運的勵志人物代表。張先生把四個字送給青年:“卡:能上能下﹔斌:能文能武﹔引:能屈能伸﹔尖:能小能大”。張先生特別指出:“青年人要學會做小事,小事多做就做成大事,小事、瑣事、煩心事、事事認真”。

演講嘉賓: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張立勇先生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泰豪集團董事長黃代放先生的演講主題為“用未來引領今天”。黃先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對職業選擇的見解:“職業選擇范圍可以形象的比喻為三個區域:動物園、保護區和野生區,在職業規劃方面,要學會分析‘必然性與偶然性、真實性與充分性’,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性格應有不同的選擇,不要盲從、不要跟風。年輪人的選擇要著眼於未來,不要沉湎於過去,要從未來看今天,用未來引領今天”。

演講嘉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泰豪集團董事長黃代放先生

  最后,黃代放先生為論壇做閉幕致辭:“今年的贛博2017新年論壇內容非常豐富、嘉賓發言非常精彩,非常感謝主辦方和承辦方的精心組織和大家的熱情參與。我們泰豪論壇在江西已經舉辦了很多年,影響力很大,但現在是新媒體時代,我們也在嘗試轉型,以便更好的服務大家。非常歡迎各位嘉賓和青年朋友們多回家鄉走走、到泰豪看看,非常期待各位博士把知識和才華帶回江西,江西曾經有輝煌的過去,也一定會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論壇結束后,場內掌聲經久不息,觀眾久久不願離去,紛紛與演講嘉賓們互動交流或合影留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淑峰博士激動地說:“今天的收獲非常大,真是一場盛大的精神大餐,回去要好好消化”﹔華融証券王文女士贊嘆:“今天幾位嘉賓的演講內容豐富,各具角度並有針對性、不空洞”﹔中央財經大學敖小波博士表示:“論壇內容非常好,讓我們對未來、對江西充滿了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張春雨博士說到:“今天嘉賓發言非常精彩,受益很大,感謝主辦方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北京師范大學熊茵博士感言:“今天深深的被這位不尋常的部長講述的江西歷史人物和故事所吸引,深刻體會到文化是多麼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北有兵馬俑、南有海昏侯’,黎隆武副部長帶領團隊像破案一樣挖掘海昏侯漢墓的文化內涵,並迅速傳播,深度調動一切宣傳攻勢,堪稱打造江西文化自信的第一人”。

  參加此次論壇的嘉賓還有:江西省駐京辦經濟合作處處長皮建成、江西省駐京團工委書記艾小武、泰豪集團副總裁鄒衛明、余京智、張雨龍、趙維平、湯衛明、何全祥、阮國忠、劉國平、饒印文、黎江敏、黃昆、夏聰、鄒東亮、黃平新、王宇辰、譚飛、范珊珊、閆崇三、鄒仕洪、徐中林、胡國榮、楊偉敏、陳克、肖志鬆、郭金來、熊華勝、殷國鋒、何波、汪會浪、王文清、熊茵、王連喜、陳標、饒振賓、溫余榮、曾興國、鄒宜斌、李樞川、尹興中、陳穎飛、汪澤軍、黃濤、張程、孫振填、趙軍平、曾東、羅青林、周偉東、朱成、賀飛揚、賀本嵐、魏燕妮、楊小榮、魏廣林、余兆欣、劉洪明、劉聖杰、黃明祥、曾祥明、陳式有、黃長靚、邊明明、涂晟、楊建豐、楊雲、吳衛華、李美琴等。

  論壇和活動的舉辦得到了黃代放、謝國棟等愛心人士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北京贛博聯文河根、劉秋平、揭昌亮、賴冬陽、劉歡、劉淑峰、朱強、唐帆、吳勇、羅海平、彭志平、李乃偉、劉守奇、劉強、黃朝銘、葉盼、謝專、史慶、王建武、劉忠民、楊微石、王濤、王開峰、程紅霞、劉超涌、許鳴、江林旺、林燕、張春雨、鐘美嬌等諸多志願者的辛勤付出。

(責編:楊曦、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