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明: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與綜合整治“三位一體”

2017年02月09日15:13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姜大明: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與綜合整治“三位一體”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

  中國網財經2月9日訊 國新辦今日就《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綱要》是我國首個全國性國土開發與保護的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規劃,規劃范圍涵蓋我國全部陸域和海域國土(本次規劃暫未含港澳台地區),對涉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整治的各類活動具有指導和管控作用,對相關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具有引領和協調作用。

  姜大明介紹,《綱要》共有10章。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明確了國土開發、保護、整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突出強調要加快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高國土開發質量和效率,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提出要遵循6項基本原則,把握6個方面的主要目標,加快構建安全、和諧、開放、協調、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國土。

  第二,確立了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與綜合整治“三位一體”總體格局。一是以“四大板塊”為基礎,即東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還有“三大戰略”為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以國家重點開發區域和優化開發區域為重點,打造若干國土開發重要軸帶和重點集聚區,構建“多中心網絡型”的集聚開發格局。二是基於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針對5大類資源環境保護主題,區分3個不同保護級別,形成覆蓋全域“五類三級”的國土保護格局。三是以主要城市化地區、農村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區,及海岸帶和海島地區為重點開展國土綜合整治,形成“四區一帶”的國土綜合整治格局。

  第三,完善了以用途管制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設置了“生存線”、“生態線”、“保障線”和耕地保有量、用水總量、國土開發強度、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等11個約束性或預期性指標,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和配套政策的完善。

  第四,圍繞美麗國土建設的主要目標,部署了集聚開發、分類保護、綜合整治、聯動發展和支撐保障體系建設等重點任務。

  (責任編輯:李春暉)

(責編:孫博洋、夏曉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