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遞櫃成本高企虧損難抑 行業將迎洗牌期

從豐鳥之爭,到*ST三泰發布公告稱將轉讓全資子公司“速遞易”的部分股權及增資,智能快遞櫃行業再次成為焦點。
隨著豐巢科技、京東自提櫃、蘇寧、中集e棧、日日順樂家、收件寶、格格貨棧、深圳一號櫃、樂棧、鳥箱、近鄰寶、派速魔方、收貨寶等五花八門的項目紛紛進入,智能快遞櫃市場漸變紅海。未來,隻有找到了真正盈利模式的企業,才能成為這場混戰的勝利者。
北京某小區內的智能快遞櫃。中新網種卿 攝
市場蛋糕誘人
隨著快遞寄取的便捷程度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被稱為快遞業“最后100米”的智能快遞櫃開始站上風口,成為各路資本追逐的對象。
近日,有消息稱,通過與郵政建立戰略合作,蘇寧已在廣州部署了將近200台自提櫃。
在此之前,速遞易的母公司*ST三泰6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繼中國郵政和復星之后,新增與菜鳥簽訂初步合作意向書。
長江証券分析師韓軼超表示,之前的豐(豐巢科技)鳥(菜鳥網絡)之爭實質上就是信息、端口、流量、平台和用戶的競爭。目前,菜鳥網絡對全網的大倉儲、移動端、菜鳥驛站等進行了布局,但在智能快遞櫃等末端配送環節相對缺失,因此菜鳥快速做出反應,入股目前智能快遞櫃端口最多的速遞易。
長江証券研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快遞智能櫃已出現9家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其中,速遞易擁有6.8萬至7萬個網點,豐巢的網點超過3萬個,雲櫃與富友分別擁有近2.8萬個網點,中集e棧、魔格以及日日順的網點也分別超過了1萬個。
韓軼超說,通過調研發現,智能快遞櫃所承接的包裹量分別佔2015年和2016年快遞行業總包裹量的2.2%和6.8%,2017年預計佔比將達11%,增速明顯。
對此,*ST三泰表示,業內預計,到2020年,快遞入櫃率有望達20%,即日入櫃量達6000萬單,對應快遞櫃格口需求約為7600萬個(假設投件率為80%),需求增長9.5倍。若入櫃率達到30%,需要快遞櫃格口約1.12億個,需求增長14倍,市場需求及潛力巨大。
國家郵政局的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快遞業務量完成312.83億件,同比增長51.40%。預計到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達到438億件﹔2020年快遞業務完成總量不低於1022億單,2016年至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34.44%。
成本高企虧損難抑
因眾多企業跟風進入,目前智能快遞櫃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韓軼超表示,智能快遞櫃成本包括場地租金、設備折舊、鋪設代理佣金、維護維修和電費網費等運維費用。早期,場地租金成本較小,一般不超過2000元。但之后由於多家企業參與競爭,一套智能櫃一年的場地租金飆升至8000元,使得單個格口的租金成本達到了0.6元,成本較高。
有業內人士稱,目前一個智能快遞櫃的成本大約為1.8萬元至6萬元。此外,智能快遞櫃還涉及進小區和寫字樓的租賃費、佔地成本以及后期的維護、線路改造、與物業溝通等多個范疇的成本,但其使用壽命僅有2年到3年,運營一個智能快遞櫃的成本不低。再加上為了爭奪用戶,快遞櫃大多都是免費使用,一出一進之間,智能快遞櫃企業虧損嚴重,資本承壓。
正因為如此,*ST三泰2015年曾兩度募資投向“速遞易業務”,輸血超50億元。但結果卻是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大幅虧損。
*ST三泰的報告顯示,*ST三泰2015年的營業總收入是14.26億元,同比上漲13.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793萬元,同比下調-140.33%。而到2016年,收入利潤再度下滑,*ST三泰營業總收入為10.4億元,同比下降27.12 %﹔營業利潤為-12.4億元,同比下降1428.69%﹔利潤總額為-12.9億元,同比下降5427.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億元,同比下降3337.67%。其中,僅速遞易的主導方——成都我來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淨利潤虧損就達5億元。
而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巨頭共同投資的豐巢科技,初期投資額為5億元。今年1月5日,豐巢科技再次獲得鼎暉領投,國開、鐘鼎、熠遙跟投的25億元A輪融資。雖有資本加持,但豐巢同樣難逃虧損怪圈。順豐控股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豐巢科技去年營業收入為2173.97萬元,但虧損達2.36億元。
行業將迎洗牌期
業界認為,智能快遞櫃行業接下來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提高行業整體運營效率,進行產業整合,並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
資料顯示,我國的智能快遞櫃行業從2012年開始起步,2013年進入快速發展期。目前,智能快遞櫃市場主要由電商系、物流平台和第三方平台三方佔據,其中電商系企業主要是京東和蘇寧易購﹔屬於物流平台的企業主要有豐巢科技、中集e棧等﹔而速遞易、鄰近寶等都為第三方平台所有。
但正由於企業眾多,競爭激烈,智能快遞櫃行業如今仍處於孤島狀態,無法形成聯動效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一線城市的社區和街道基本上都設置了智能快遞櫃。不過從整體上看,各企業投放模式較為粗放,純粹是為了跑馬圈地,並未將網點布局的合理性與適用性作為優先選項予以考慮,更談不上后期的運營。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智能快遞櫃與社區、物業乃至電商其他環節完全隔絕的局面,快遞櫃僅僅是作為一個投放存儲點而存在的,猶如一個孤島,無法聯動物流的其他環節和參與者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不過,隨著豐巢、速遞易等企業的擴張,智能快遞櫃市場或將提前進入洗牌期。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快遞櫃行業正告別“唯體量論”時代,而“蜜月期”過后必然會迎來“陣痛”。
韓軼超稱,目前快遞櫃處於行業早期,競爭激烈。與此相對應,末端社區等場景出現快遞員哄抬智能櫃價格、搶格口現象,表明快遞員和主流城市用戶對智能快遞櫃的接受度已經很高。
韓軼超認為,智能快遞櫃的發展滿足了快遞員的需求,幫助快遞員提高了效率,使其收入有所提高。同時,通過細分用戶,智能快遞櫃的投放效率也比電視廣告要高,定位更精准。此外,通過搭建新的、密度型的網格化、本地化互聯網平台,智能快遞櫃未來可以將線下流量轉換成線上流量,創造出不可估算的價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