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or“訓化”——人工智能的明天在哪裡?

新華社大連6月27日電(記者王瑩 彭卓)AI——人工智能,科幻電影的創意維納斯,科學家擔憂的潘多拉魔盒。
例如賈維斯——電影《鋼鐵俠》中鋼鐵俠的AI管家,一度落入惡人手中“黑化”。
再如吉迪亞——科幻劇《明日傳奇》中亨特船長忠實的AI助手,以精湛技術和精准定位追蹤,成為艦隊戰斗的重要利器。
未來,AI究竟會“黑化”、站在人類的對立面,還是被“訓化”、成為乖巧的“服務員”?在2017年夏季達沃斯的會場,針對人工智能的未來走向,各界專家展開了激烈探討。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在全世界有超過一半的人,可以使用電腦、編輯程序。在這種普及程度下,我們應該讓每個人學習技術、了解技術,讓技術造福大眾。”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2017年新領軍者年會聯席主席、印孚瑟斯首席執行官史維學·薩卡說。
AI也成為本屆夏季達沃斯的重要議題。走進會場,AI元素無處不在:以5G無線網絡原型連接的“華為氣懸球”、智能化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打造你的第一個機器人”體驗區等吸引了大批人士駐足。“釋放人工智能的潛力”“用人工智能轉變工業生產”等相關主題,也將在分論壇展開討論。
在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王智國看來,人工智能有助於傳播創新。“人工智能可以使人們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從產業層面看,這就是產業升級。”
作為一項正在崛起的全新生產要素,專家預測,AI有潛力為中國和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增長機遇。在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全球最大的咨詢機構埃森哲公布的《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顯示,通過轉變工作方式和開拓新的價值和增長源,AI有潛力將2035年的中國經濟總增加值提升7.111萬億美元,年增長率從6.3%提速至7.9%。
“中國已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巨大進展。”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庄泉娘表示,AI有潛力提振中國當前放緩的經濟增長,各利益相關方應在智力、技術、政治、道德和社會等各方面做好准備,迎接AI引領未來。
“人們對人工智能充滿期待,也應保持高度警惕。”普華永道環球審計服務市場主管合伙人伍智杰認為,應以負責任的方式來設計和部署相關技術。“我們要優先考慮信任和透明度,而非商業模式、投資目標和績效提升方法,這樣才能幫助人們理解人工智能的效用,使其正確的為我們所用。”
不過,至少在當下這個時間點,AI還是乖巧而安全的。“目前,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是人類的工具。”與此同時,果殼網、分答創始人嵇曉華也觀點鮮明地表示,短期內不會出現強AI,“但一旦出現就絕對會‘黑化’,是人類無法降服的。”
在2017夏季達沃斯分論壇“轉型中的世界: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上,主持人對觀眾做了隨機現場調查:“你覺得對AI的管理要嚴,還是鬆?”即使幾位業內“大咖”已經講述了人工智能潛在的危險與不確定性,在場大部分觀眾仍舉手選擇后者——別把AI管得那麼緊。
“任何一種先進技術,都可能同時存在促進作用和負向作用,無論人工智能在某一領域比人強多少,它依然是人的智慧產生的,就像計算機的病毒,無論發生多少變化,依然有可以控制的辦法。”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說。
無論如何,在這個時代大潮中,AI技術的發展已不可逆轉。“未來,人類與機器人的關系仍具不確定性。”這句寫在達沃斯機器人制造空間牆上的話,引發著更多的深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