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安徽將全國首個跨省流域補償試點推向深入

楊丁淼
2017年07月10日08:06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安徽將全國首個跨省流域補償試點推向深入

  當羅來法聽說政府計劃用無人機監測垃圾清理的工作時,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作為一家保潔公司的負責人,羅來法承包了新安江流域歙縣段的河面垃圾打撈,根據合同,每年保潔費的30%將根據考核情況扣減。

  “上個月由於村裡監督員的幾次微信舉報,剛剛被罰了900元”,羅來法訴苦說。

  “無人機監測”或許並非天方夜譚,為了保護新安江上游的這一泓清水,安徽省黃山市可謂千方百計、想盡辦法,不斷將試點工作推向深入。

  作為中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試點,每年由中央財政拿出3億元,安徽、浙江兩省各出1億元,共同設立每年總額5億元的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基金。

  首輪的三年試點期間(2012-2014年),新安江水質穩中趨好,皖浙兩省斷面全面達標,下游浙江千島湖富營養化問題同步改善。

  去年底,新安江生態補償第二輪試點(2015-2017年)正式簽約,補償資金加碼的同時,也對新安江斷面水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安江流域建設保護局局長聶偉平表示,新一輪試點必須跳出治理看治理,要實現原來的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項目推動向制度保護、生態資源向生態資本的“三個轉變”。

  在此理念下,催生了一系列保護措施的升級版。過去河道垃圾由村鎮各自負責,存在推諉扯皮的現象,現在通過推行社會化管理,統一規范作業,實行日打撈日清理,並建立了應急打撈機制。這僅僅只是20個系統治理工程中的一項,還包括農藥集中配送、污水PPP項目等多項創新。

  為了最大化發揮中央財政補償資金的引導效應,黃山市在第二輪試點工作中還成立新安江綠色發展基金,這將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充分發揮補償資金效益,有助於形成長效化保護和發展模式。

  記者在黃山市徽州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看到,綠色發展基金的首筆投入實現了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改造升級:新建多個水池為治污擴容﹔曝氣池加裝了廢氣處置設備﹔修建了應急池防止環境突發事件……

  污水處理廠負責人程超介紹,園區內有多家搬遷的環氧樹脂公司,這些原來分散在新安江流域的精細化工企業是水質保護的隱患,現在園區內集中脫鹽、集中治污、集中供熱,能夠保証達標排放。

  恆泰化工就是搬遷入園的化工企業之一。企業副總經理陳遠界告訴記者,過去每年企業環保設備運營維護至少要100萬元,現在每年隻要交50萬元的污水處理費,“關鍵是省心”。

  “新安江綠色發展基金的設立,將過去政府直接投入變為政府投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有助於試點資金滾動使用,從而走出一條社會化、多元化、長效化保護和發展的模式。”聶偉平說。

  不僅是制度創新和投入加碼,黃山各縣區還努力提標准、找辦法,將“保護母親河”的理念貫徹始終。

  休寧縣將農村“垃圾兌換超市”的試點工作在全縣推廣﹔歙縣在首輪畜禽養殖環境整治的基礎上,今年計劃開展“船舶污水上岸、農村污水處理提標改造、改水改廁、排污口專項整治”四項治理工作,這都是首輪試點后的“自加壓力”。

  監測數據印証著各方的努力——最近一次的聯合監測顯示,今年1至6月生態補償指數較去年同期下降0.04,這是在新安江水質已優於二類水基礎上取得的提高。

  聶偉平表示,與全國大江大河治理一樣,新安江流域治理存在著長期性、系統性、艱巨性和反復性,繼續向好空間很小,但稍有不慎,就會反彈。

  “上級‘輸血’不能斷,自身‘造血’能力要加強,還要積極推動流域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創新上下游合作方式和內容,加強兩省在產業、人才、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合作,實現共建共享、互利共贏,將民生改善內容納入補償范圍。”聶偉平說。

(責編:孫陽、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