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停擺十二日 本周或重啟逆回購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停擺”十二日
央行10日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在對沖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處於適中水平,周一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300億逆回購到期,全天淨回籠300億元。自此,央行已連續12個交易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業內專家表示,鑒於市場情況,本周央行或將重啟逆回購操作。
在資金利率方面,周一Shibor多數下跌。“7月以來,市場根本不缺資金,借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仍將維持‘削峰填谷’的思路,未來資金面整體將保持基本平穩狀態,但在多重因素的擾動下,資金面寬鬆程度可能逐步收斂。”對此,有市場交易人士表示。
對此,興業研究報告認為,隨著收益率的回落以及地方政府債發行速度加快,本周以及下周地方債發行量均超過了2000億元,這會使銀行流動性總量進一步下行。具體來看,發行時間點集中在7月7日以及7月11日,對應的繳款日分別為7月10日以及7月12日,即下一周由於地方債發行繳款所回收的流動性即將超過3000億元,預計將觸發逆回購的重啟。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2800億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300億、400億、500億、600億、1000億﹔此外,本周四還有1795億MLF到期。因此,本周共有4595億資金將到期。而7月份共有9175億元資金到期,其中,逆回購有56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有3575億元。
對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認為,“本周應該會看到央行的逆回購開始出現。第一個原因是前期公開市場操作的到期,到期就意味著回籠、減少。第二,最近有一家機構的轉債要發行,其實,轉債發行的驗資也會對市場產生明顯的沖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接下來的這一周央行重啟逆回購應該是概率非常高的一件事情。”
而在招商固收徐寒飛看來,央行當前政策的主基調,仍然是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水平處於既不過度緊張也不過度寬鬆的適中狀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