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高溫致空調用電飆升 多地電網負荷破歷史紀錄

今天,大范圍的高溫天氣將繼續施展“火力”,按照氣象部門的預測,未來幾天,這輪今年來最強的高溫天氣依舊不會有明顯“退燒”。在持續的高溫籠罩中,空調用電需求持續增大,多地電網負荷刷新了歷史記錄。
最強高溫遲遲未“退燒”
——今夏尚未過半 北京高溫天數已為近10年最多
13日,已持續多日的今年來最強高溫進入了“最強時段”。根據中央氣象台發布的天氣公報,13日,高溫影響面積達到214萬平方公裡。
氣象監測顯示,13日白天,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陝西、華北、黃淮、江南、華南、四川盆地、湖北等地最高氣溫達35℃至38℃,山西西南部40℃至41℃,新疆吐魯番44℃。
中央氣象台13日18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氣象部門預計,14日白天,內蒙古、甘肅、西北、華北、江南、華南、新疆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河北中南部、山西西部和南部、陝西東北部和關中地區、寧夏北部、甘肅西部、浙江、江西中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至39℃,局地可超過40℃。
在北京,根據北京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氣象北京”的消息,截至7月13日,今夏雖尚未過半,北京高溫日數(日最高溫≧35℃)達到16天,已超過近十年其他年份整個夏季的高溫日數。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這次大范圍的高溫天氣何時才能“退燒”?
按照氣象部門的預測,未來幾天,這輪大范圍的高溫天氣還未到降溫之時,對於江南、華南東部來說,高溫范圍還將逐步擴大。省會級城市裡,像是長沙、南昌等地,未來一周左右最高氣溫都維持在35℃以上,體感悶熱。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方翀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目前副熱帶高壓處於加強態勢,后期可能與大陸高壓匯合。未來十天,上述地區將持續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局部可達40℃左右,高溫持續日數一般有5天到8天,江淮、江南大部、華南東部也將出現6天至9天的持續性高溫悶熱天氣。
中新社發 王海濱 攝
華北局地降雨能否帶來清涼?
——專家:氣溫短暫回落之后會更悶熱
在經歷多日的高溫天氣之后,13日,包括京津冀在內,華北、黃淮局部地區迎來的難得的降雨天氣。
以北京為例,13日晚間,北京經歷了一次降雨過程,北京市氣象台還在當天21點40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
降雨能否為華北地區帶來清涼?根據氣象預報,這些地區似乎還不能對這場降雨抱有較高期待。
方翀指出,7月14日至17日,由於北方淺槽攜帶的冷空氣將與南方的暖濕氣流交匯形成降水。受此影響,京津冀、河南、山東、山西等華北黃淮部分地區溫度將略有回落,但大多數地區最高氣溫仍可達30℃以上。
還以北京為例,根據氣象預報,14日至19日,北京氣溫將有所下滑但幅度較小,最高氣溫將在32-34℃。
“降水后空氣濕度升高,因此人體會感到悶熱。”方翀表示,華北黃淮部分地區溫度短暫回落之后,隨著副高北抬並與大陸高壓匯合,氣溫又將回升,回升后的溫度或將與前期溫度相當,但濕度可能較前期更大,人體感覺會更悶熱。
多地電網負荷破紀錄
——高溫天,空調降溫負荷佔比較大
“空調、WiFi、西瓜”,在網友對於高溫的調侃中,擁有這三樣是酷暑天裡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不過,在這輪最強高溫天裡,多地已經傳來電網負荷刷新紀錄的消息,而電網負荷飆高的重要因素就是空調用電的陡增。
根據國家電網13日透露的消息,自7月4日度夏首輪大負荷以來,京津唐電網負荷達到5779萬千瓦,北京電網負荷達到2122.5萬千瓦,天津電網負荷達到1484萬千瓦,河北南網負荷達到3410萬千瓦,蒙西電網負荷達到2738萬千瓦,均創歷史新高。
此外,華北電網早峰時段最多有38條500千伏線路潮流同時超過100萬千瓦,重要通道線路接近滿載運行,安全運行形勢嚴峻。
根據各地的監測和預測,空調用電成為電網負荷增加的重要原因。
例如,7月12日18時,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122.5萬千瓦,其中,空調降溫負荷佔比約52%,首次超過全網負荷一半。
7月9日11時47分,河北南部電網統調負荷達到3319.8萬千瓦,創歷史新高,而根據預測,今年該電網的空調負荷將達1180-1280萬千瓦。
7月10日,湖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7年迎峰度夏保供電情況,據預測,今夏湖北電網統調最大用電負荷預計3100萬千瓦,預計空調降溫負荷最大可達1350萬千瓦左右,佔總負荷量的43.55%。(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