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准確把握當前國際金融監管演變的新特點

積極參與新一輪國際金融監管規則重塑(新知新覺)

董小君  鐘  震
2017年07月27日07: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金融監管展開了新一輪競爭。既防范國內金融風險又保持國際金融競爭力,不僅是西方國家推動新一輪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目的,也是發展中國家加強金融監管需要重視的戰略目標。我們應准確把握當前國際金融監管演變的新特點,積極應對新挑戰,努力參與國際金融監管規則的重塑。

  歷史上,西方國家曾經推動過三輪金融監管規則的改革,雖然改革的具體措施不同,但有一個共性,即通過“上傳國內規則,推動國內和國際並行改革”,以達到既使其監管規則改革成本最小化、又避免在國際競爭中陷入不利地位的目的。經過三輪金融監管規則改革,美國將其金融監管的國內標准包裝成國際准則,獲得了巨大利益。然而,美國自己卻沒有如約履行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協議,無論是巴塞爾協議Ⅱ還是后續的巴塞爾協議Ⅲ,美國都以各種理由延緩執行。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盟在巴塞爾委員會的話語權日益提升,發展中國家也迅速崛起,嚴重危及了美國原有地位,美國逐漸失去對巴塞爾協議Ⅲ的控制力。面對這種局面,美國改變策略,開始推動第四輪金融監管規則改革,其主要內容有:一是從承認“母國監管”轉為直接由“東道國監管”。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越來越不願意接受“母國監管”束縛,轉而對其他國家金融機構進行嚴苛的“東道國監管”。二是從“事后監管”模式轉為事前“壓力測試”模式。對於大多數以傳統“事后監管”模式為主的國家而言,這種新模式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最近,歐洲第一大全能銀行德意志銀行就是新舊兩種模式交鋒下的犧牲品。德意志銀行的主要指標均滿足德國和歐盟監管的合規要求,卻連續兩年未通過美國“壓力測試”。三是從“主導規則”轉為借助司法實施“長臂管轄”。“長臂管轄”是指美國利用其在國際政治中的特殊地位,用其國內法“管轄”其他國家經濟金融實體。其中,反洗錢和直接制裁是“長臂管轄”的兩件新武器。四是從強調“獨立信息統計”到注重“微觀信息共享”。美國於2010年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圍推行“從搖籃到墳墓”式的金融市場法人識別碼系統(LEI系統)。該系統是全球性開放式標准化的微觀金融數據收集和共享系統,可能成為與巴塞爾協議比肩的國際金融監管基石。

  面對新一輪國際金融監管規則變革的挑戰,我國不應消極等待、無所作為,而應善於把握寶貴窗口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平台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規則的重塑,推動形成對我國有利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

  加強區域監管合作。美國、英國都是以直接融資為主體的國家,它們在金融監管規則演變中多次聯合有其歷史必然性。我國也應與訴求相同的國家加強戰略合作,嘗試以區域監管合作等形式,共同應對新一輪國際金融監管規則改革的沖擊。

  有效回擊“長臂管轄”權濫用行為。從當前美國對外監管措施分類看,反洗錢、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監管合規等都有可能成為監管處罰的依據。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思想主導下,涉外金融監管領域摩擦恐將有增無減。面對這樣的外部環境,我國應從國家戰略高度提早制定預案,在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強海外事務協調,統籌利用好國家司法、貿易、會計、金融等領域資源,做好大數據時代金融數據安全防范工作,對濫用“長臂管轄”權的行為予以堅決回擊。

  積極參與全球金融市場LEI系統的構建。我國應積極參與該系統的籌備工作,特別是要參與各項細則的制定。一方面,應在規則制定階段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另一方面,應加強與各國金融當局的溝通與交流,通過本土金融市場LEI系統的建設,盡快彌補傳統獨立微觀金融信息統計與現行宏觀審慎管理之間的“信息缺口”。

  (作者分別為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7日 07 版)
(責編:喬雪峰、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