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說說數字貨幣的短板(經濟透視)

曲  強
2017年07月28日07: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來,高漲的比特幣價格催生了各類數字貨幣融資(ICO)熱潮,而8月1日即將到來的比特幣網絡分叉擴容事件,引起了比特幣價格的大幅震動,令數字貨幣的發展再次充滿不確定性。

  數字貨幣要成為一種未來貨幣形態,首先要具備現有貨幣的所有功能:支付手段、流通媒介、價值尺度、價值貯藏等。然而,以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現有數字貨幣在一些傳統問題上依舊存在挑戰。

  從支付手段功能上看,要想將現有數字貨幣普及到大眾日常交易場景,技術上還有不少挑戰。以此次比特幣擴容為例,擴容不是增加比特幣的總體數量,而是增加現有區塊鏈賬本的容量。每筆比特幣交易就像一頁賬單,而一個區塊就好像把一疊賬單釘成一個賬本。每10分鐘比特幣網絡上就會形成一個由“礦工”計算加密打包的“賬本”,這些賬本按照時間順序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大家常說的區塊鏈。

  初始時,每一個區塊的數據容量是1M字節,在比特幣交易不甚頻繁的過去,這個容量並沒問題。隨著比特幣交易數量增大,每單交易排隊等待“打包”確認進入區塊的擁堵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於是,相關技術團隊提出,要對每個區塊進行擴容,比如升級為每個“賬本”2M容量。換個“大車廂”,單位時間內能“上車”(進入區塊)“乘客”(交易數量)可以相應增加,交易擁堵的狀況也將得到緩解。

  交易的速度和交易的可靠性,是一個支付系統的生命。從過去支付金、銀,到后來的紙幣、信用卡、手機支付,人類自有貨幣以來,支付行為幾乎都是瞬間完成的。而現在,由於涉及比特幣“礦工”的巨大利益,將區塊擴容到2M的小改進都難以取得共識。即便擴容問題順利解決,比特幣網絡的交易速度依舊不及現有體系。加上比特幣網絡沒有中央清算機制,因此它既是支付系統,同時又實時清算,每筆支付經過區塊驗証后實時劃轉到賬。放到未來巨量的經濟體量和交易數量中,現有比特幣的交易效率是不可容忍的。

  由於比特幣限制供應總量,持有者認為它具有抗通脹的作用。但由此帶來的通縮問題,對經濟危害甚大:貨幣供應無法跟上經濟分工的擴大和技術爆炸﹔現在手裡的錢永遠比將來更值錢,這將抑制生產和消費。貨幣本身成為財富和追逐的對象,帶來的后果就是,比特幣作為財富貯藏手段大量退出流通,而社會又需要創造其他支付手段應對流通問題。

  毫無疑問,數字貨幣是對建立未來貨幣系統的一次有益嘗試,但其前提是要與現階段人類的生產力、技術、文化水平相適應才可行。過去,我們過分強調現有信用本位制度下,數字貨幣的匿名性、信用性、財富屬性等特征,卻忽略了貨幣應具有的基本功能。時下的各類數字貨幣融資熱潮,並不意味著數字貨幣作為貨幣越來越普及,反倒是被一些人當作“數字資產”來貯藏、炒作或用於非法目的,這就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惕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8日 22 版)
(責編:喬雪峰、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