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高淨值人士11年翻三番 可投資資產超49萬億

趙澤
2017年08月01日08:46 |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小字號

  中國高淨值人士11年翻三番

  高淨值人群有多少人?他們都分布在哪裡?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趙澤| 綜合報道

  責編:趙澤

  近日,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團隊聯手貝恩公司發布《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高淨值人士有158萬人,而在2006年這一數據僅為18萬人,11年間中國高淨值人群規模翻了三番還多。其中,可投資資產超過一億元的超高淨值人群規模約12萬人。

  此前,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也顯示,截至2016年5月,中國大陸地區總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高淨值人群數量約134萬,其中可投資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人群數量約68.3萬。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超高淨值人群人數約8.9萬,比2015年增加1.1萬人,其中可投資資產1億元以上的約5.25萬人。

  招行與貝恩的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高淨值人群將達到187萬人左右,同比增長18%。按照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中國大陸總人口數測算(138271萬),到今年底,平均100萬人有135名高淨值人士,比萬裡挑一的比例略高一些。

  中國高淨值人士有多少錢?

  從財富規模看,2016年中國高淨值人群共持有49萬億元的可投資資產,2014—2016年增速達24%,相較2012—2014年有所增加﹔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100萬元,與2012—2014年基本持平。

  招行和貝恩的報告預計,2017年高淨值人群持有財富總量將達58萬億元,同比增長19%,人均擁有3670萬元可投資資產。中國私人財富市場總體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具有巨大增長潛力和空間。

  2016年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規模為165萬億元,由此不難算出,我國高淨值人士資產佔全國個人資產總量的近30%。

  從高淨值人士的財產配置情況看,除了常規的儲蓄/現金和保險外,2017年高淨值人群在理財產品上的配置約佔其整體可投資資產的25%,相較2015年增加近一倍﹔股票配置比例因2015年A股泡沫破滅,避險情緒升溫,由2015年初的約25%下行至2017年的約15%﹔信托配置比例2013年一度佔整體可投資資產的15%左右,由於剛性兌付預期的打破,目前比例略有下降﹔投資性房地產配置比例,由2015年的約10%微降至約8%﹔債券配置比例從2013年的約8%降至2015年的約5%后,2017年繼續下降至約3%的水平﹔其他境內投資配置近兩年穩中有升,對權益類資產和另類投資的興趣不斷升溫。

  中國高淨值人群哪裡最多?

  根據招行和貝恩的報告,截至2016 年末,高淨值人數已經超過2 萬人的省份有22個,而在2006 年隻有廣東省的高淨值人數超過了2 萬人。5個東部省份(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的高淨值人數率先突破10 萬人。這5個省份的高淨值人士總數佔全國的約47%,他們持有的可投資資產則佔全國高淨值人群財富比重的約62%,較2014年有所上升,主要是由於近兩年投資性不動產淨值的大幅增加。

  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上述5個省份的GDP加在一起,約佔全國的34%左右,而其高淨值人士的數量和資產規模佔比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這說明這些地方的經濟結構和城市形態更有利於財富的聚集。

  除此之外,4個省份的高淨值人群數量超過5萬人,分別為山東、四川、湖北和福建﹔6個省份的高淨值人群數量處於3萬~5萬人之間,分別為遼寧、河南、天津、河北、安徽和湖南。

  招行和貝恩的報告認為,2014—2016年,高淨值人群的地域分布延續了2008年以來的集中度不斷下降的趨勢,區域間分布更為平衡。

  胡潤研究院2016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從高淨值人群的地區分布看,廣東人數最多且增長最快,2016年以24萬人的數量取代北京成為高淨值人士最多的省份﹔其后依次為北京、上海、浙江,高淨值人數分別是23.8萬、20.5萬、16萬。這4個省份的高淨值人士佔據了全國的63%。

  超高淨值人群方面,北京、廣東、上海、浙江4地人數均超過1萬人,江蘇排名第五,共6750 人。這5個省份的超高淨值人群佔全國的67%。其余省市的億萬超高淨值人群的數量均在3500人以下。

  無論是招行和貝恩的報告,還是胡潤研究院的數據,都顯示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5個省份的高淨值人數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高淨值人士都是干啥的?

  招行和貝恩的報告顯示,41%是創富一代企業家,29%是職業金領,10%是家族企業二代繼承人,5%是職業投資者,14%是其他。這裡的“其他”包括全職太太、運動員、演員、畫家等社會名流。

  胡潤百富發布的《2016胡潤千萬富豪財富報告》顯示,中國高淨值人群,55%是企業的擁有者,金領人士佔到20%,炒房者佔比15%,除此之外,職業股民佔據10%的比例。

  根據招行和貝恩的報告,高淨值人士的數量從2006年的18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158萬人,相當於過去11年間,每天有接近400張“新面孔”躋身高淨值人士行列。

  在報告的訪談中,約九成高淨值人士表示自己在過去10年內致富,約七成表示在過去5年內致富。這說明,中國創富的機會很多,5到10年,你也有可能成為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高淨值人士。

(責編:王子侯、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