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業財報季開啟 多家大銀行盈利增長
近日,美國銀行業財報季拉開大幕,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等銀行率先公布第三季度財務報表,財報顯示,幾家銀行盈利有所上升,但交易部門表現相對較弱。
受消費者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增長拉動,摩根大通的三季報營業收入和利潤遠超市場預期,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上漲7%,至67.3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調整后營業收入為262億美元,也高於市場平均預期的252.3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76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65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75美元。
集團平均核心貸款同比增長7%,季度環比增長2%。其中,資產和財富管理部門的股本回報率為29%,高於消費者和社區銀行、商業銀行以及企業和投資銀行部門的19%、17%和13%。企業和投資銀行部門繼續穩居全球投資銀行服務收費排行榜榜首。
摩根大通依照巴塞爾III規則的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5%,高於市場預期的12.4%。集團第三季度報告支出為143億美元,運營費用比率為57%﹔2017年第三季度調整后的支出為144億美元,調整后的運營費用比率為55%。
不過,交易部門表現不佳,其中固定收益業務營業收入持續減少,同比大降27%至31.6億美元,表現不及預期。第二季度的固定收益業務已經表現不佳,同比下跌19%至32.2億美元。摩根大通表示,這主要受市場持續低波動性和較高信貸利差影響。整個交易部門收入同比下降21%,股票銷售收入同比下降4%至13.6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4.1億美元﹔投行收入為17.1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6.5億美元。另外,撥備增加20%至14.5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3.4億美元。摩根大通CEO戴蒙曾在上月中旬預警稱,第三季度交易部門營業收入可能會下降20%。
今年以來,美國市場波動性一直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根據LPL Financial的數據,9月市場波動性之低在標普500指數歷史上創造了新的紀錄,平均數僅為0.4%。
花旗集團營業收入和利潤也超過市場預期,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182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78.55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42美元,同比上升15%,預期為1.32美元。但固定收益業務整體表現不佳,營業收入達28.8億美元,同比下滑16%。股票業務和投行業務營業收入分別達7.57億美元和12.3億美元,高於預期的6.36億美元和11.2億美元。截至第三季末,該集團信貸損失撥備為124億美元。
由於美國利率升高提振消費者銀行業務的業績表現,加上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美國銀行第三季獲利增長15%,淨利升至51.2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44.5億美元。總營收增長約1%至220.8億美元。每股盈余升至0.48美元,高於分析師預估的0.45美元。
由於存款數量較大且持有大量對利率敏感的抵押証券,美國銀行依賴於利率上升來提高獲利。該行淨利息收入增加9.4%至111.6億美元。四大主要業務中,有三大業務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其中消費者銀行業務的營收增長10%。該行還嚴格控制成本,第三季度非利息支出減少2.5%至131.4億美元。該行計劃到2018年將年度支出降低至530億美元以提高獲利。
但與前兩家銀行類似,因為交易低迷,美國銀行的全球市場業務營收下降。該行經調整后的交易營收下降15%,固定收益交易營收下降22%。(記者 周武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