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房”“送錢”“送戶口” 大招實招頻出
瞄准800萬應屆生 二線城市“搶人大戰”提前上演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隨著2018年秋招拉開序幕,近期包括武漢、南京、成都、長沙、西安等十多個城市相繼出台應屆生就業優惠政策,“搶人大戰”提前開啟。二線城市有望成為應屆大學生就業創業首選。
記者梳理相關政策發現,今年更多二線城市的留人政策不再僅僅局限於高端技術人才,而是把目光瞄准近800萬大學畢業生。政策著力點也放在了畢業生最為關心的戶口、住房、創業扶持等多種實際需求上,“零門檻”落戶、購房租房優惠、現金補助等措施基本成為“標配”。
戶口方面,相比戶口指標收緊的京滬等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紛紛敞開大門。例如長沙市未來五年計劃吸引儲備100萬名青年人才創業就業,實行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成都市發布的《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明確鼓勵青年人才落戶,在本市同一用人單位工作兩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憑單位推薦、部門認定辦理落戶手續。
如果說戶口帶來的是一些隱性福利,那麼,不少城市為招攬人才開出的各種優惠可以說是“真金白銀”。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高企的背景下,二線城市為了吸引人才,紛紛推出以房留人政策。今年初,武漢宣布“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計劃五年內留住100萬名大學生,在10月11日發布的《關於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將提供首批大學生人才公寓3600余套,今后每年將建設和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五年內滿足20萬人的租住需求。同時,意見還提出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
長沙則推出了畢業生購房補貼政策,對新落戶並在長沙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生等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沙工作並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六萬元、三萬元購房補貼。
除購房優惠外,多地還出台多項補貼項目,在當地就業並繳納社保即可獲得見習補貼、技能等級補貼、培訓補貼等。
以杭州為例,今年出台的《杭州市新引進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發放實施辦法》中規定,畢業后一年內在該市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碩士研究生每人補貼兩萬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補貼三萬元,申請時限為自畢業之日起一年內,一次性發放。
官方數據顯示,從2001年開始,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一路上升。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114萬,到2017年的16年間,畢業生人數增長了681萬。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18屆畢業生人數可能超過810萬。
值得一提的是,二線城市對於應屆生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強。
智聯獵聘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應屆畢業生簽約二線城市比例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二線城市就業的比例高達37.5%,高於一線城市的29.9%。從流入數據來看,一些二線城市更是不遜一線,其中,杭州人才流入率高達11.78%成為“領跑者”。
對於今年提前上演的“搶人大戰”,專家指出,人才從特大城市流向二線城市,可以優化國家人才配置,促進中、小城市更好地發展。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劉彥平表示,二線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度,與國家推動創新驅動轉型和創新創業有關,人才就是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核心資源,所以成為城市“必爭之地”。
不過,劉彥平也指出,二線城市如果希望長期持續吸引人才,除給予戶口、住房、補貼等優惠政策,還要做好兩件事。一是抓好產業發展,擴大經濟體量﹔二是排除制度性因素的干擾。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金瑞庭也認為,當前城市間的競爭力表面上來看是源於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集聚,但源頭上卻體現的是制度的優劣、市場競爭環境的好壞以及新興產業發展空間的大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