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雙11”成交額再破紀錄 電商賣場迎集體狂歡

孫奇茹
2017年11月13日08:0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昨日凌晨,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傳來“雙11”戰報:天貓“雙11”成交額1682億元,再破2016年1200億元的紀錄。京東從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全球好物節期間,消費者下單金額也達1271億元,同比增長超五成。蘇寧“雙11”當日全渠道銷售額增長182%,其中線上增長227%。節節攀升的數據背后,是“雙11”啟動九年來,人們“買買買”喜好、形式、習慣的升級變化,也折射出電商平台集體探路新零售的豐碩成果。

  在哪買?

  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下

  幾天前開始,在上海大悅城“愛的玫瑰”服裝店內,看中哪件衣服,隻要在智能導購機前晃一下,屏幕上就會顯示出這件衣服的搭配推薦、線上評價等信息。不用排長隊結賬,在導購機屏幕上完成線上支付后,直接拿著店內選好的衣服出門,店裡的防盜門會自動識別順暢放行。如果你不想一邊逛街一邊拎著大包小包,在店內結賬后也可以選擇線上快遞發貨。

  在商場另一層,護膚品資生堂的櫃台裡,愛美的女士選購口紅不用一次次往嘴唇上涂抹,隻要站在智能試妝鏡前,選擇想要的口紅顏色,鏡子上顯示的你的頭像上就自動涂上口紅,還可以隨意變換顏色。

  智能導購系統、智能試妝鏡,是天貓與線下商家為今年“雙11”共同推出的。今年“雙11”期間,除了通過“跨店滿減”等線上優惠活動吸引用戶網購以外,電商平台與線下商家的實體店開始了充分融合,通過科技等新零售手段為線下引流。

  回想起9年前,在大學讀書時第一次參與“雙11”,白領馮女士記憶猶新。“每天晚上11點,學校定時給宿舍斷電斷網,那天提前給筆記本電腦充滿電,借了同學的無線網卡,這才成功低價搶到了自己的第一台卡片相機。”馮女士回憶,打那以后,她買電子產品就沒再去過學校附近的中關村電子賣場了。

  “雙11”在9年前由阿裡首次發起,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從實體店走向網上購物。如今,新的輪回已經發生,線上線下體驗開始深度融合、互補、引流。

  上海大悅城一家服裝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實體店鋪和網店的銷售體系並未完全打通,一些顧客把實體店當作“試衣間”,試好后轉至網店選購,對需要支付沉重店鋪租金的實體店業績卻沒有任何幫助。現在通過天貓幫助其打造的智能導購系統,用戶在該實體店試衣、在導購機上網購,實現的銷售額與實體店直接挂鉤,大大提升了實體店與線上融合的積極性,更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這是一場線上與線下、海內與海外的全社會商業共振。”阿裡巴巴CEO張勇透露,今年“雙11”期間,與天貓合作的線下商家輻射了超過一億人群,得益於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玩法,許多線下門店、商圈也在“雙11”期間人氣爆棚,多年前電商大促實體店冷清的景象一去不復返。

  買什麼?

  高端消費增長明顯

  上有老下有小的耿女士,今年“雙11”最大的一筆“剁手”,是給家裡老人下單的歐洲游。“85后”夫婦楊帆兩口子,一晚上花掉了2萬元購買名牌服裝。白領小蔡則咬咬牙花了3000來塊,買下了自己心儀很久的戴森吹風機,“網上都說女朋友生氣隻需要送一台戴森吹風機就能哄好,現在我要自己犒勞自己!”

  兩百多元一斤的新西蘭銀鱈魚、“讓男人也愛上做家務”的網紅款進口吸塵器,五千元的床墊……在各家平台銷售火爆的清單裡,人們除了趁著促銷囤下一年半載的剛需品以外,奢侈品或輕奢品、高端護膚、進口生鮮等高端消費品出鏡率越來越高。

  進口商品等高端消費越來越火爆的一個例証是,網易考拉海購平台11月11日當天銷售額達去年同日的4倍,大牌護膚品、高端小家電、輕奢箱包成了銷量最高的產品類別。

  在高端消費增長背后,是對電商服務能力的不斷升級的考驗。

  購買了價格不菲的進口生鮮,卻擔心在運送過程中溫度不達標變質——今后,這樣的擔憂將逐漸消失。“雙11”前夕,京東生鮮上線智慧溫控全程可視服務。全國上百個城市的消費者購買了生鮮品后,就能在后台隨時監控、查詢到自己所買生鮮品的實時溫度,而這全依賴裝載這些生鮮品的智能保溫箱。目前,這樣的智能保溫箱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投入使用。

  “雖然零點搶購時,購物車裡好幾件商品都被秒光,但是還有貨的那些商品支付順利,一點卡頓也沒有,比前幾年好多了。”一口氣在天貓買了三四十件商品的消費者楊帆說。支付寶數據顯示,11月11日當天,支付高峰時其后台一秒鐘處理了25.6萬筆支付。

  不只是支付,每年“雙11”,支付、物流、客服等服務的投入都成倍增長。“昨天下單的十幾件商品,現在全都發貨了,有的已經送到家了。”一些消費者反映,相比往年搶購之后望眼欲穿的物流體驗,今年物流明顯有所提速。天貓負責人透露,今年,為滿足消費者持續猛增的需求,大量智能機器人組成的“新物種”,已經滲透到天貓“雙11”的各個角落,挑選貨品、導購推薦、客服、倉庫管理、物流配送……它們開始和人類一起,協同完成各項任務,大大提升了“雙11”的服務效率。

  相關新聞

  實體店搭車“雙 11”引顧客回流

  本報訊(記者 馬婧)“雙11”不再僅僅是電商的狂歡日。今年“雙11”,北京很多實體賣場不僅在促銷時間、優惠力度上與電商不相上下,還通過觸網實現了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離11日凌晨不到半小時,林女士沒有像往年一樣守在電腦前,而是坐在商場裡試鞋子,在收銀台為一雙打五折的皮鞋付款后,她趕緊拿出手機,在零點到來前再往購物車裡加點日用品。這天,崇文門新世界百貨“60小時不打烊”活動拉開帷幕,線上線下同時“血拼”成為林女士的別樣體驗。“商場裡衣服能直接試穿,現在做活動,價錢也跟網上的差不多。”林女士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商場內到處挂有打折的招牌,一些店門口貼著“‘雙11’線上線下,價格同享”的提示。“當季新款一般隻有實體店有。”“零點之前5折限時搶購。”導購們忙個不停。當天晚上,銀泰百貨也將閉店時間延遲到11日凌晨2點,線下商品與天貓同等價格開展搶購。

  西部馬華的拉面表演秀,北京金豐餐飲的獨輪車刀削面、氣球切肉絕活兒,老字號茶湯李的茶湯表演……11日上午,在市民的圍觀下,豐台萬達廣場一層上演了一場餐飲絕活兒表演,京城50多家餐飲、食品老字號品牌掀起了北京餐飲“雙11”互聯網美食節,消費者在搶打折券的同時,還有機會親身感受老字號餐飲文化。

  如今,“雙11”的主題不再僅僅是“買買買”,商家也開始打造多元化的體驗互動,讓曾經略帶憂傷的“光棍節”真正演變成了全民“狂歡節”。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