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

馬化騰
無框眼鏡、淺色襯衫、認真且健談,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常年保持斯文、彬彬有禮的形象。盡管行事低調,但無論是近年“兩馬”競逐福布斯中國首富,還是再次入圍全球最佳CEO榜單,作為“BAT”之一的掌舵者,他的一舉一動依舊備受矚目。
“這裡沒有僥幸,沒有永遠的第一,甚至什麼都沒做錯,只是用戶沒興趣了,都會很快被淘汰。”在深刻認識到互聯網行業殘酷的同時,馬化騰也興奮於硬幣另一面的變化,QQ、微信就是這樣的驚喜。
馬化騰是改革開放以后第三代創業者,他創辦企業更多的是源於興趣,對信息技術近乎痴迷的狂熱。在全球浩大的互聯網浪潮中,他身處的大時代和大行業,又讓他乘上了中國高速發展的列車。
QQ的“蝶變”
互聯網文化走向普羅大眾
1998年深秋,深圳華強北賽格科技園一個陳舊的辦公室裡,27歲的馬化騰和他的4個小伙伴懷著對互聯網的痴迷和未來的憧憬,啟動了創業之旅。當時,基於學業及工作背景,憑著直覺和熱情,他們開始在通信與互聯網的跨界領域中尋找機會。
1999年2月10日,隨著OICQ99betabuild0210的發布,QQ第一個版本悄悄地上線了,免費提供給用戶下載。然而,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這隻企鵝竟逐漸成為指引未來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一個明星IP。
7個月后,OICQ的注冊用戶就超過了100萬。彼時騰訊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然而OICQ的服務器需要更多資金“投喂”,他們隻得到處借錢。2000年4月,IDG和盈科完成了對騰訊的風險投資,但隨著用戶快速增長,高昂的服務器成本讓騰訊又陷入了財務困境。
2000年11月,騰訊推出QQ2000版本,OICQ被更為簡潔的QQ正式取代。QQ每天的新增用戶約有50萬人,相當於歐洲一個城市的人口。次年5月,QQ的注冊用戶達到1億人。QQ的誕生,讓中國正在萌芽的互聯網文化從少數技術精英那裡,逐漸走向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騰訊的成長,得益於改革開放后深圳火熱的創業氛圍,而新興的風險投資也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這與美國硅谷的情況非常相似。
十多年后的2016年底,馬化騰在第二屆中國深商大會上回憶:“1984年我來到深圳的時候,這個城市的邊界就在福田區那一帶,當時以‘深圳速度’聞名全國的國貿大廈就在我家附近,幾個月就竣工了,看著它一天天蓋起來。我從一個隻會寫軟件的工程師,都被感召到去創業創新,這和整個深圳的環境是完全分不開的。”
共建新生態
從大樹成長為森林
2003年,QQ的第一版表情正式發布,以“面部表情”為主,用小圓臉表達喜怒哀樂。
當年QQ秀的出現,不僅在營收方式上,而且在產品理念上對騰訊來說都是一個轉折點。它讓QQ不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沒有溫度的通信工具,而成為具有虛擬人格並寄托用戶情感的平台。騰訊這家即時通信服務商也開始成為一個發掘人性情感、提供文化娛樂體驗的企業。當這個承載虛擬人格和用戶感情的平台逐漸發展成型,騰訊的整個“泛娛樂”文化生態也順著這一主干,延伸出各個旁支,並逐漸壯大起來。
QQ從眾多國內外競爭產品中可以一路走到今天,背后是騰訊不斷通過科技創新來解決用戶的“痛點”,以用戶價值為依歸——例如保証不掉線,方便在惡劣網絡環境中下載、傳輸文件。
目前騰訊開始將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與能力賦能給傳統各行各業,幫助它們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在騰訊內部,馬化騰用“運動員精神”來鼓勵內部競爭與合作創新。他認為,對於新興的模糊地帶則需要鼓勵自下而上的試錯,同時他們會通過成熟業務來幫助未成熟業務。
在騰訊外部,在2010年推出開放戰略之后,騰訊與合作伙伴共建的新生態已經從“一棵大樹”成長為“一片森林”。馬化騰把這和騰訊的社交基因聯系在一起,他認為騰訊的開放平台最早是基於QQ及后來的微信,從社交關系鏈的架構推演出來。社交網絡天然呈“去中心化”的網狀結構,鼓勵朋友間開放分享。騰訊專注在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上,與合作伙伴一起協作創新。
隨著公司的成長,馬化騰說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責任。2016年“雙11”那天,也是騰訊的18歲“生日”,他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個消息說,“已經十八歲成人,騰訊的責任就更大了”。他在今年給合作伙伴的一封公開信裡也這樣寫:“我們越來越需要關注整個互聯網生態可能產生的外部性,需要去研究萬物互聯可能帶來的風險與隱患,也越來越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