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把廣州建成國際平台城市

2017年12月05日08:18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2017《財富》全球論壇定於12月6日至8日在廣州舉辦。面對新一輪全球化發展的機遇,如何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財富》全球論壇的舉辦又將給廣州帶來什麼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廣州應該立足樞紐型網絡城市的比較優勢,打造全球性平台城市,吸引全球創新資源。“廣州可以借鑒新加坡經驗,把整座城市作為品牌來打造,推動城市整體形象升級,吸引更多國際高端要素向廣州匯聚。”

南方日報記者 朱紫強

創新平台向珠江口集聚是大趨勢

南方日報:去年6月,您曾向提出《建議創設環珠江口灣區,用經濟社會方式解決香港問題》的建議。如今,概念相近的“粵港澳大灣區”已經上升成為國家戰略。您怎麼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

鄭永年:當時我們寫了兩份報告,但不叫粵港澳大灣區,而是環珠江口灣區,但都是圍繞這11個城市展開。從區域經濟一體化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十分重要。從中長期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改革試驗區,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一步探索經濟、法治和文化發展的新機制。

面向創新驅動的世界浪潮,粵港澳三地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在哪裡?我想,三地進一步融合是一個必然路徑。粵港澳大灣區是第一步,通過粵港澳經濟一體化,推動中國在全球化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南方日報:廣州、東莞、中山、珠海、深圳等環珠江口城市,都加快向珠江口城市布局,加快打造中山翠亨新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深度合作區等發展平台。您如何看珠三角城市這些部署?這些新平台又將如何發揮作用?

鄭永年:珠三角的創新平台集中在珠江口,可以說是一個大趨勢。從各個城市自身來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即通過規劃最好的區域,來強化城市的競爭能力。但我更關注的是,這些新區的規劃,包括目前已有的三大自貿片區,他們各自的比較優勢、分工在哪裡?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各自城市的目標更明確,更加清楚了解自身的優勢是什麼、不要做什麼,這樣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無論是競爭還是分工,這個過程中都是很自然的。

吸引國際高端要素提升核心競爭力

南方日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包括廣州、深圳、香港三個全球十大港口,廣東在港口方面有何優勢?

鄭永年:中國如何推動全球化?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可以怎樣追求更高層次的開放政策,而不是走向封閉?這其實是很大的挑戰。推進全球化,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方面,廣東如何在建設新型自貿區方面有所突破?自由貿易港試點是一個突破。

相比國內其他地區,廣東在試點建設自由貿易港方面,擁有地理優勢和發展基礎。廣東的港口,面向東南亞這一區域貨運市場,發展起來要比其他地區容易一些。其次,廣東無論是地理位置條件,還是制度條件都要好一些。

對標新加坡、香港,廣州港、深圳港的吞吐量、基礎設施都不差,只是管理能力、效率和國際化服務商依然有差距。若給予廣州港類似於新加坡、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勢必會加快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的流動性,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當前廣州正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比如“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可以承擔這個支點的區域不多。因為這個支點區域必須要有一定經濟總量,政府可以建設港口、碼頭、高速公路,但是沒有經濟總量,誰來使用、支撐這些基礎設施?而廣州有這個優勢。

但這些基礎設施只是最基礎的。21世紀什麼最重要?是商品嗎?是資本嗎?現在什麼都不缺,缺的是人才。所以,廣州更應該考慮的是,可以通過什麼途徑吸引國際化高端的人才、新興的產業,進而建立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把整座城市當一個品牌來打造

南方日報:廣州近年來發力建設國際航運、航空以及科技創新樞紐,引來包括思科、GE一大批世界500強企業來廣州投資。您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過程中,廣州如何找准自身定位?

鄭永年:廣州這個布局方向是對的,但是我們還需要更多耐心。包括人才引進的成效顯現,也需要過程,至少3年左右的時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提出來后,大家可能心裡都很著急,各個城市也在考慮自己能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做什麼。

我認為,廣州無論科技、制造業、還是文化都有著扎實的基礎。但是從廣州城市發展來看,建設國際化平台非常重要。例如新加坡,並不是說新加坡自身能夠生產出多少人才和企業家,但是它作為一個國際平台城市,並不缺少國際化的人才。現在世界上城市競爭的,也是這一點。但是打造全球性平台城市,也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套,地理優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開放的體制。

南方日報:越來越多大型國際會議選擇在廣州召開。廣州如何通過國際會議提升城市形象?

鄭永年:怎麼樣通過這些國際會議,產生經濟社會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是廣州要考慮的問題。廣州可以通過全球財富論壇等國際會議,把廣州建設成一個國際性平台城市。

南方日報:廣州在建設國際性平台城市的過程中,怎樣打響自己的城市品牌,吸引更多國際要素向這裡匯聚?

鄭永年:廣州有很多城市品牌,比如花城、嶺南文化、中國最早開放的港口,關鍵看你怎麼樣去打造。我個人認為,廣州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做平台型城市,像新加坡把整座城市當成一個品牌打造。一座城市就是一個國際平台,以前是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去打造,現在可以城市形象整體升級,廣州可以改變這個思路。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