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打造國際航空、航運、科技創新三大樞紐,吸引297家世界500強落戶

廣州:連接世界的新樞紐快速崛起

2017年12月05日08:20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將於明日開幕。馬雲、馬化騰、郭台銘、威廉·福特、格雷格·彭納、亨利·保爾森……國內外一眾商界巨頭將齊聚廣州,以“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為題,激蕩思維,尋找財富新軌跡。

  廣州正在不斷譜寫新的財富故事。今年以來,富士康、GE、華為、騰訊等一批樞紐型、創新型項目紛紛落戶廣州。目前,已經有297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廣州。以廣州為支點,這些國際“巨無霸”企業正成為促進廣東創新驅動的最大“發動機”。

  國際巨頭接連落戶背后,連接世界的新樞紐在廣州快速崛起:在廣州白雲機場,每日上千架飛機起起落落——這裡的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19個航點﹔作為華南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廣州港截至今年9月已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31億噸﹔鐵路運輸方面,廣州今年上半年鐵路貨運量接近2500萬噸,並已開通中歐、中國—南亞、中越三條“國際運輸大通道”,連接國際市場。

  打通與世界連接的通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匯聚並向周邊擴散,樞紐效應不斷顯現。開放發展、對接世界,廣州全面開啟“樞紐+”戰略的新征程。

  南方日報記者 余秋亮 昌道勵 賓紅霞

  樞紐崛起

  走出雲山珠水 邁向開放樞紐

  11月5號清晨,春秋航空A320客機從廣州白雲機場緩緩起飛,並於4小時后順利降落在新加坡樟宜機場——這是白雲機場今年開通的第23條新增的國際航線。

  同月9日,在廣州港南沙二期碼頭上,一個裝滿貴州省“山貨”的集裝箱被安穩吊裝上一艘前往日本橫濱的集裝箱班輪上。這標志著籌建多月的“貴州—南沙”國際物流大通道順利開通。

  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廣州順應全球新一輪城市競合浪潮,以“樞紐型網絡城市”戰略參與國際競爭,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成為城市的基礎競爭力。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嘉臣告訴筆者,在去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9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65萬噸,分別位居世界第15位和第18位。

  作為廣東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的“龍頭”,白雲機場現已奠定東南亞、大洋洲門戶樞紐地位。同時,以亞太、大洋洲和非洲地區為主、逐步覆蓋歐美等地區的航線網絡布局已經初具雛形。

  在建設國際航運樞紐方面,廣州也在同步發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廣州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3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499.17萬標准箱,穩居國內沿海港口的第三和第四位。同時,廣州港集團目前已開通89條外貿航線,其中有75條航線覆蓋“一帶一路”20多個沿線國家、50多個港口。

  廣州港還將建設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廣州港南沙國際汽車物流產業園配套碼頭工程、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等重點工程項目,預計到2020年,廣州港集團吞吐量將達4.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2010萬標准箱,新增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40條。

  除了“空”和“海”,在陸地上,廣州也正打造“四面八方、四通八達”的通道——貴廣、南廣高鐵和廣珠、廣佛肇城軌,以及中歐、中國-南亞、中越三條“國際運輸大通道”相繼開通﹔年底廣州將迎來4條地鐵新線,到2020年,地鐵的裡程數將達600公裡以上……

  專家認為,交通網絡的通達和物理樞紐的帶動力,將成為廣州的城市競爭力,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向廣州集聚,再向周邊擴散。廣州面向全球的配置資源能力,正在一步步躍升。

  產業協作

  面向大灣區釋放創新動能

  上個月,極飛科技發布P30 2018款植保無人機,首次將AI(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植保無人機上,其推出的行業首創的AI故障預判功能,能及時提醒用戶可能存在的故障,最大限度減少安全隱患。“目前,極飛科技已經在日本、澳大利亞等其他6個國家設有運營機構,今年底或明年初還將進軍美國。”極飛科技創始人龔槚欽說。

  研發在廣州,制造在東莞,市場面向全球,作為一家廣州土生土長的科技型企業,極飛科技充分享受並利用珠三角產業協作的益處。

  當前,廣東正通過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等信息產業,以創新驅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吸引全球“巨無霸”企業紛紛落戶的廣州,正成為促進廣東創新驅動的最大“發動機”。

  今年3月,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在廣州增城破土動工。“希望讓珠三角環線成為一條串聯信息技術的高速環線,並在珠三角產業供應鏈,創造出每1元的產出,拉動5—7倍的GDP效應。”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如是說。

  在“牽手”廣州半年之后,思科在去年11月份將合作范圍擴大到惠州,攜手合作伙伴共同在惠州打造集科技、創新、生態和智慧於一體的潼湖科學城項目。“希望在廣州做一個智慧城市的樣本,進而延伸到珠三角及其他華南城市。”思科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仕煒直言。

  作為全球科技創新龍頭,思科落子,帶動了城雲科技、先進數通、易和信息、優思得等20余家戰略合作伙伴,這些“伙伴”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統集成、智慧城市、軟件應用等領域,正是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大力引導的新興產業。

  “廣州實際上是各種產業集群的技術極點,有比較強大的磁場和吸附力。”國家發改委外經辦中以高技術合作機制負責人彭健博士認為,通過廣州的創新樞紐分發功能,可以為珠三角的產業集群帶來持續不斷的智慧、信息和技術,讓粵港澳大灣區更具競爭力。

  連接世界

  全球創新要素匯聚羊城

  “任何汽車加上我們的設備,就可以實現無人駕駛。”上個月底舉行的2017廣州天英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上,第一次從加拿大來到廣州的Nima Ashtari很興奮。作為X-MATIK的CEO兼創始人,他希望在廣州尋求制造商和投資者,在中國實現產業化。

  此前,美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以色列以及比利時6個天英匯·海外分賽區征集了700多個有意在中國發展的雙創項目,最終篩選出16強優質項目到廣州參加決賽,為廣州引智引才。

  一個鏈接全球的人才流動網絡正在成型。

  根據中國教育部發布的2016中國海外歸國人才就業藍皮書,廣州市被海外歸國人才評定為第二最受歡迎的創業城市。廣州市外國專家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共有672000名海外留學生選擇廣州。

  依托於國際航運、航空和科技創新三大戰略樞紐,廣州成為全球資源配置中心的進程不斷提速。目前,已有297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廣州,布局了921個項目。

  在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薛德升看來:“隨著華南地區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境外跨國公司將高級生產者服務業放在本地有利於效率的提高,廣州成為了這些公司在華南地區的首選之地。”

  今年3月,亞信決定在南沙建設數據全球總部,將以超百億的產業規模,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園。不久后,微軟公司宣布在穗打造“微軟廣州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台”,圍繞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展開布局。

  縱觀全市,“黃金三角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國際金融城和天河CBD)建設,聚集互聯網創新、金融和商務等高端要素。廣州、南沙、增城等3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率先轉型發展,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成為先進制造業、對外開放及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

  以南沙為牽引,廣州對外開放“引力波”不斷釋放。中心開花、多點支撐的廣州正成為產業、人才、資本、技術等高端要素資源的強大吸附器和輻射源。伴隨著騰訊、富士康、思科、華為等科技巨頭落子,全球創新要素正加速向羊城奔涌而來。

  ■數讀廣州三大樞紐建設

  1.2016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9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65萬噸,分別位居世界第15位和第18位。

  2.今年1—9月,廣州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3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499.17萬標准箱,居國內沿海港口的第3和第4位。

  3.截至目前,已有297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廣州,布局了921個項目。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