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現全面“砍價” 全年成交13.4萬套跌一半

王麗新�攝影
臨近年底,記者及記者身邊的人經常接到中介經紀人的電話,言及北京二手房房價基本止跌,出手買房的購房者越來越多,若考慮買房,可以來看房。
盡管北京二手房市場年底出現翹尾行情,成交量有所上升,但依然難改全年成交量的頹勢。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預計,2017年全年,北京二手住宅成交量將達13.4萬套,與2016年全年27萬套的成交量相比,同比暴跌51%,這一成交量是2015年以來的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記者表示,預計明年北京二手住宅市場成交量將繼續保持低位運行,甚至全年成交量有可能低於10萬套。
成交房源中96%降價
2016年,在二手房業主坐地起價的市場環境中,購房者頻頻出手,房價持續被推高。今年4月份以來,市場格局則截然相反。業主若想賣房,不降價幾乎不會成交。
據麥田房產統計,11月份,降價房源在成交房源中的佔比繼續上升,高達96%,在價格持續下滑的背景下,部分購房者入市意願才有所增強。
以通州二手住宅市場為例,成交單價下跌了超過1萬元�平方米的小區很多,從單價賣到6萬元�平方米到跌至4.8萬元�平方米。盡管房價一路下跌,但直至11月份,中介的帶看量才升上來,交易量才有所反彈。
據不少一線經紀人反饋,“現在的成交價,同戶型的房源,比起3月份成交高峰時差不多下降了15%-20%,而隨著成交價格的下滑,新出房源的挂牌價格也隨之走低”。麥田房產表示,東四環一套168平方米的房源,業主原先的挂牌價是1300萬元,而小區裡一套同戶型房源1200萬元成交后,該業主近期就將挂牌價調整到1180萬元。
麥田房產另一位回龍觀片區的區域經理表示,“上個月遺留的幾位客戶,這個月初都全部成交了”,主要是因為新挂牌出來的房源,價格比之前的房源有所下降,達到了他們的心理價位。
議價空間仍在拉大
與2016年的賣方市場相比,2017年的北京二手住宅市場可謂上演了反轉戲。在賣方價格預期不斷下調的同時,買方群體在購房談判中話語權增加,買方市場已經確立。
據麥田房產統計顯示,11月份買方整體議價幅度(買方議價=成交價/最后一次報價-1)達到-6.6%,為今年以來的高位。
事實上,“317新政”實施以來,北京二手房市場的買家議價幅度持續拉大,4月份的議價幅度為-1.8%,11月份則到了-6.6%。也就是說,一套挂牌價1000萬元的房子,經過買家議價,在4月份平均能以982萬元成交,而11月份則平均能以934萬元成交﹔相比較之下,買家“砍價”平均從18萬元上升到66萬元。
與此同時,麥田房產還稱,市場還顯現出一個現象,即小區之間的不均衡態勢進一步加劇,成交向體量較大的小區集中,而一些體量相對較小、知名度較低的小區,往往成交寥寥。比如在望京區域,望京新城、西園三區這些大型社區,成交就相對會比較活躍一些。
“有的客戶覺得,‘317’政策已經實施了快三個季度了,市場基本上比較穩定,擔心再觀望的話,看中的房源會被買走”,麥田房產西四環片區的一位區域經理表示,感覺現在有一部分客戶隻要負擔得起房價,更傾向於出手了。
麥田房產西山片區的一位區域經理則向記者表示,“現在感覺客戶群體多了一點,但需求比較多的還是2000萬元以下的房源,這主要是因為目前這邊真正出手的客戶,還是置換改善的需求。價格檔位在4000萬元、5000萬元或更高的豪宅,現在還是比較難成交。”
張大偉也表示,北京二手房房價整體下降非常明顯,部分區域房源房價下降幅度超過20%,房價水平重回2016年四季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