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三大樂章” 建設貿易強國
中國貿易的“變奏曲”:從“模仿跟隨”到“創新創造”

![]() |
12月8日,河北省棗強縣某服裝企業工作人員正在工作中。目前,該縣年出口裘皮服裝服飾300余萬件。 |
![]() |
5月9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市中心,一名當地用戶正在使用中國品牌手機。 |
![]() |
8月24日,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機器人大會上,一位德國的技術人員在展示機器人。 |
![]() |
11月10日,在中國承建的肯尼亞蒙內鐵路列車上,乘客們合影留念。 |
![]() |
6月9日,在吉林省長春國際陸港,工人將車輛裝入貨櫃。 |
![]() |
4月13日,山東省青島港外貿集裝箱碼頭,碼頭工人在目送輪船離開。 |
作為擁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據測算,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規模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中國貿易無疑將為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機遇。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同時還指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一字之差,意味著中國貿易正在唱響自己的“變奏曲”,也預示著中國貿易即將進入全新時代。
動能之變
從“模仿跟隨”到“創新創造”
“中國科技行業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美國。一些西方科技公司,正從中國企業那裡尋求創意。”在談到科技領域的“中國式創新”,《紐約時報》曾這樣感慨。
近年來,中國加快貿易優化升級,鼓勵高新技術、裝備制造、品牌產品出口,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帶動中國出口商品從低端向高端邁進。例如,在智能手機領域,去年全球1/3的出貨量由中國品牌貢獻﹔在人工智能領域,大疆、摩拜單車等品牌更在海外人氣不減。而神舟飛船、天河計算機、北斗導航等一張張響亮的“中國名片”,更成為“中國創造”的有力見証。這些創新成果的涌現,讓國際社會對中國制造產生了“再認識”——“模仿跟隨”不再是中國產品的代名詞,“創新創造”才是其核心競爭力。
“過去有中國制造,現在我們有中國品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一批中國企業已經走出代工、貼牌生產的發展模式,注重樹立自己的品牌。華為、格力、海爾、小米等品牌,都贏得了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
與中國創新產品相對應的是,中國還積極培育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等貿易領域的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保持穩定增長。2013年,中國出口電商交易規模約為2.7萬億元,2016年就達到了5.5萬億元,3年間增長了一倍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2.75萬億元,同比增長31.5%,遠高於中國上半年出口總量同比增長15%的增幅。
迅速發展的跨境電商業務,催生出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跨境電商平台。比如,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體之一,阿裡巴巴的跨境電商品牌買家已覆蓋全球244個國家和地區,近一年注冊會員達到7000萬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在線批發交易系統之一。其專為大型品牌商推出的跨境貿易平台“全球速賣通”,更是覆蓋了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億的消費者。
格局之變
從“中國貨物”到“中國服務”
服務境外居民2.3萬人次,出口額531萬美元,同比增長77%……這是去年海南省中醫藥服務貿易創下的成績單。去年,海南被國務院確定為15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之一,提出在旅游、運輸、文化服務、保險服務、服務外包、中醫藥服務等6大領域8個方面的創新任務。2017年上半年,海南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9%。
海南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是中國推動從以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轉變的縮影。近年來,有關部門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鼓勵文化、旅游、建筑、軟件、研發設計等服務出口,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
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正在邁向服務主導型經濟,服務貿易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顯著上升。2012-2016年,中國服務進出口年均增速9.6%,高於同期貨物貿易9.7個百分點。服務貿易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認為,服務貿易的快速增長成為中國外貿平穩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在中國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融入全球價值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服務領域和高附加價值服務出口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的一大亮點。最新數據顯示,1月至9月,中國新興領域進出口10495.3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同比增長38.8%,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出口增長25.2%。
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表示,新興服務出口較快增長,是中國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技術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以及中國制造業的生產服務能力增強等多方面因素產生的結果。
趨勢之變
從“大進大出”到“優進優出”
日前,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見》。作為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全局性規劃設計,《意見》旨在完善進出口產品質量監管體系,為實現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目標任務提供保障。
國家為何在頂層設計上強調進出口商品質量建設?這與推進中國貿易“優進優出”不無關系。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對外貿易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過於追求體量上的“大進大出”,使得中國進出口產品在技術、質量和附加值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
近年來,中國實施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戰略,推進雙向開放,由“大進大出”轉為“優進優出”,推動中國貿易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一方面,實施更加積極的進口政策,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優質消費品等進口。在資源性、高新技術產品貿易方面持續增長,持續推進國內創業創新、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例如,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在部分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高新技術產品進口較快增長,其中集成電路增長18.4%,發動機進口增長26.2%。另一方面,大力提倡“中國質造”,推動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正式實施《中國制造2025》,抓住質量建設這條生命線,全面夯實產品質量基礎﹔將“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同時,在“優進優出”方面,中國還與其他國家注重實現互補效應,打造雙贏格局。日前,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取得了一系列經貿成果,兩國企業家共簽署34項合作協議和意向,顯現出“優進優出”的特點。
“此次雙方達成的經貿成果雙向互利、大體平衡,是一次互利共贏的商業合作,將給中美兩國企業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舉例說,中石化公司牽頭參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一旦實施可在當地創造約7萬個就業崗位,同時,也可為中國每年減少8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對外貿易是拉動一國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未來我們將更加重視外貿發展,但發展方式必須調整,就是要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我們將不斷提高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建設,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再做貢獻。”談到貿易強國建設,商務部部長鐘山如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