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揭秘老年人最易上當的九大“保健”騙局

2017年12月15日08:50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綜合
小字號

圖片來源:平安中原

近日,重慶警方破獲一起假冒醫院專家銷售保健品系列詐騙案,打掉犯罪團伙16個、搗毀詐騙窩點3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23人。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官方微博表示,這種以所謂包治百病的“保健品”進行的詐騙,主要針對的是特別注重“養生”、“健康第一”的老年群體,哄騙老人一買就是上萬甚至十幾萬的藥品。

近年來,不少老人深陷保健品騙局,有病不吃藥,被騙光“棺材本”,甚至去世后家裡還會收到推銷電話。為此,河南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平安中原總結了容易針對老年人的九大“保健”騙局,提醒老年人一定要警惕別落入不法保健“陷阱”。

1、“專家”義診免費講座

不法商販在住宅小區、早市或公園推銷藥品、保健品或醫療器械,通過免費體檢途徑,無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隱患,從而達到推銷藥品的目的。

2、大肆宣傳產品療效

正規保健品都有國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隻能起到保健或治療時的輔助作用,並不能起到治療作用,而不法商販大肆宣傳療效。

3、產品“包治百病”

宣傳產品神乎其神,對大部分的內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4、“慢性病也能治愈”

說乙肝、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世界醫學難題居然能通過服用保健品治愈,違背醫學,滿足患者急於想治愈、不想長期服藥的心理。

5、“進口、專利、高科技”

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綠色環保”的旗號,吸引老年消費者。有意夸大宣傳,將普通的商品宣傳成高科技或綠色環保商品。

6、“免費旅游”、“贈送體檢”

以免費專車、旅游、贈送體檢等“策略”推銷保健品,誘導老年人消費。

7、“陪聊”搞感情促銷

有些獨居的老人,很希望與人交流,騙子們就抓住這一點搞感情促銷。先是對老人家熱情招呼,然后天天上門陪老人說話,還幫忙做家務,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就開始推銷價格不菲的產品。

8、步步設套,最后“走人”

第一天辦免費講座,並贈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並推銷另一高價物品,一般幾百元,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9、“買保健品能發財”

廠商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隻要購買一家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各種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識強、對保健品“情有獨鐘”,也緣於騙子的推銷手段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具有欺騙性。

(責編:仝宗莉、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