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為個人信息安全撐起法律“保護傘”

曾德金
2017年12月20日08:2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微話題]為個人信息安全撐起法律“保護傘”

  12月18日,首屆國家網信安全生態建設高層研討會在泰安召開。在這次研討會上,國家網信安全生態建設聯盟宣告成立,為維護網信安全和打造清朗網絡空間環境提供了動力。

  近年來,隨著網絡科技的日新月異,個人信息泄露事件屢見不鮮,網信安全亂象屢打不絕。網民認為,大數據時代,防范個人信息“裸奔”須有法律“護甲”,加大立法和執法力度刻不容緩。

  隱私信息遭遇“裸奔”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51億。公民個人信息面臨著隨時暴露的風險。據媒體報道,我們在享受著各種手機App帶來便利的同時,個人的微信昵稱、位置、通訊錄,甚至身份証號碼、銀行賬戶都有可能在互聯網中“祼奔”。

  據媒體調查報道稱,除了網絡泄露,個人信息泄露的另一主要途徑是“內鬼”非法售賣,包括我們常打交道的銷售、中介或者銀行職員。他們構成了“內鬼”、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下游代理商和客戶的多層級結構。

  “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太容易在網絡‘裸奔’,如何有效監管,這是個非常龐大的工程。”網民“卷心大白菜”說。

  完善法律保護體系

  網民“BeijingWJC2016”認為,保証公民的信息安全,需要對犯罪分子嚴厲打擊,借助技術手段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大立法和執法力度。

  網民“莫開偉”說,數據安全要求規范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目前我國法律在這方面幾乎接近空白狀態,必須加快建立行業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步伐。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 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特別明確了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打擊網絡詐騙。

  網民“火星008”認為,可以看出,政府越來越有作為,對網絡的管理越來越完善。但也有網民認為,大數據時代,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永遠在路上。呼吁制定出台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以明確國家機關信息處理主體和非國家機關信息處理主體收集、利用和處理個人信息的基本原則和規范,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救濟途徑、保護程序,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專門機構並明確職責、權限,為我國個人信息的利用和保護構建系統化、整體化的解決方案。

 

(責編:蔣琪、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