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風口正盛 可提前一周預測流感發生

2017年12月28日10:03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張文婷)2017年被稱為是人工智能(Ai)技術的元年。縱觀當下,人工智能的觸角已遍布各行各業,助推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如今,人工智能已逐步進入醫療領域,作為一隻新型獨角獸,正在顛覆這一行業的經營模式甚至價值鏈。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風口正盛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正不斷普及。相關專家表示,人工智能醫療之所以發展迅速,一方面是因為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不足,成本高,醫生培養周期長,誤診率高,疾病譜變化快,技術日新月異﹔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疾病增長、民眾對健康重視程度提高,醫療服務需求持續增加。

人工智能醫療通過對醫療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可在多個方面提高醫療系統的效率,諸如通過人工智能識別患者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患者是否患有疾病、電子病例的結構化、醫保反欺詐等等,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醫療將在我國醫療系統掀起變革的浪潮,對醫生而言,可以大幅降低因主觀判斷或操作誤差產生的風險,讓診斷更加精准。對患者而言,智能的醫療條件使得看病更加方便,還能大幅降低醫療成本,減輕負擔。

資本的嗅覺最為敏銳,數據顯示,2011-2017年間,人工智能+醫療是資本投入最密集的領域,且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40%的增速。近年來,騰訊、百度、阿裡等也爭相入場人工智能醫療,正在利用自己不同的特征打造新型醫療生態圈。

利用人工智能開發疾病預防模型

除了讓醫療工作變得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人工智能還能有效進行健康預警,識別潛在的疾病風險,或者預測疾病高發的可能性,當發現是潛在病人時,能提前採取輔助手段,進行健康管理宣導或提供資訊,提醒用戶去醫院檢查等,規避疾病發生,或延遲病情發生。

值得關注的是,現階段,我國的疾病預防工作仍然集中在事中和事后的應急處理,而目前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公共衛生工作已發展到以“疾病預防”為主,我國的疾病預測和疾病預防工作急切而緊迫。重慶市疾病防控中心傳染病防控所李勤所長談到,“以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為例,該疾病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有數據表明,80%以上的老人死亡與流感有關。與有限的有效治療措施相比,積極的防控更為重要。”

那麼,如何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改善我國的疾病預防工作?平安科技總經理助理高孟軒解釋道:“許多人工智能團隊都致力於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升醫療衛生系統的效率。一些互聯網公司曾經嘗試過,通過收集互聯網數據,預測傳染病的爆發趨勢,但因為搜集的都是互聯網數據,或應用傳統的模型,穩定性、精度都較差,數據和算法成為了預測的瓶頸。”

“就平安來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正與各地政府合作,利用在醫療、健康行業二十多年的業務知識和數據的積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提出‘宏觀+微觀’的疾病預測模型。宏觀是指在宏觀或地區層面,通過整合全國上百個城市的環境氣象因子、人口信息、產業結構、經濟教育發展等一系列宏觀因子,對歷史數據進行嘗試挖掘,分析時間序列。微觀是指,在個人層面,通過整合全方位、多維度的預測因子和信息來預測疾病發生風險。通過精准評估各類風險,從而提升預測精度。”他說。

據了解,平安與重慶疾控中心開發的首個“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疾病預測與篩查兩大模型,在傳染病預測和慢性病危險因素篩查方面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重慶監測數據顯示,應用流感、手足口病預測模型,可以提前一周預測傳染病發生情況,流感和手足口病預測模型的准確率均達到86%以上,高發季預測准確率可達到90%以上﹔應用慢阻肺智能篩查模型,可大幅減少篩查成本,提高篩查效率。該模型的准確率達到92%。

(責編:王政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