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保健品公司“日本生命”破產 曾把傳銷送到中國

2017年12月28日15:58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保健品公司“日本生命”破產 曾把傳銷送到中國

  12月26日,以傳銷方式販賣磁石治療器和床墊,而惡名昭彰於日本的保健品公司“日本生命”宣告破產。該公司被指專門欺騙老年人,利用“高科技保健產品”斂財,負債額達2405億日元(約合118億元人民幣),受騙者數以千計。

  “日本生命”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公司?它又是如何欺騙日本老年人的呢?原來,該公司用的就是中國常見的“傳銷騙局”,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中國的傳銷竟然是這家公司給“偷渡”到中國的。

  為何破產

  負債額達118億元

  銀行關閉賬戶無法周轉資金

  日本專門提供公司破產信息的智庫東京商工研究機構26日說,以直銷方式販賣磁石治療器和床墊,而惡名昭彰於日本的“日本生命”公司負債額達2405億日元(約合118億元人民幣),因銀行關閉其往來賬戶而無法周轉資金,最終宣告破產。

  據悉,在日本,若同一家公司在六個月內開出兩張不能兌現的支票,則銀行會停止與該公司的交易,關閉其往來賬戶。對日本公司來說,失去往來賬戶就意味著破產。

  報道稱,“日本生命”公司的負債額在所有類似“騙子公司”中排名第二位,排名第一位的是一家養牛場連鎖企業,2011年宣告破產,共計負債4300億日元(約合248億元人民幣)。

  日本消費者保護機構稱,“日本生命”公司在2016年就負債338億日元,但卻若無其事地繼續和消費者簽約,甚至派數人前往“關心”試圖解約的消費者,手法相當惡劣,估計共從消費者手上得到大約1700億日元。

  其實,“日本生命”公司的斂財行為早已引起日本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的注意。過去一年來,日本消費者廳曾於2016年12月、2017年3月、11月、12月4次要求“日本生命”公司暫停部分業務。

  據東京工商調查,愛知縣的律師組成了受害者對策辯護團,於12月20日因涉嫌欺詐起訴“日本生命”公司。

  如何行騙

  “認購分紅”的傳銷騙局

  謊稱每年可獲得6%的收益

  據“日本生命”公司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成立44年,總部設在東京都千代田區,是一家替代醫療設備制造公司。公司根據“從根本上解決身體煩惱”的創業理念,傾注心血開發100種以上的替代醫療商品。主營各類“高科技”保健產品,包括家用磁性治療儀、床墊、枕頭、被子以及腰封、手套和襪子等,門店遍布日本各主要城市。

  據日本NHK電視台報道,“日本生命”公司採用“認購分紅”的傳銷騙局來欺騙老年人。遇到老年顧客時,各門店的店員不僅鼓勵對方購買保健產品自己使用,還誘騙他們掏出積蓄“認購”,購買保健產品通過該公司租賃給他人使用。

  “日本生命”公司向這些“借主”承諾,通過購買保健品租賃給他人,每年可獲得6%的收益。這一數字遠高於日本銀行利率,吸引了不少老年人。

  該公司文件顯示,截至今年10月,已有6855人與公司簽訂“借主”合同,累計支付1714億日元(約合99億元人民幣)。

  受騙者

  75%的年齡超過70歲

  店員請她們泡溫泉聯絡感情

  報道稱,“日本生命”公司的受騙者多為老年人,其中約75%的年齡超過70歲。從性別來看,多數受騙者為女性。

  在得知“日本生命”公司宣布破產后,很多受害者來到涉事門店門口,但門店都是大門緊閉。報道稱,“日本生命”公司社長山口裕美12月15日以身體不適為由辭職。該公司門店從22日開始陸續關閉,所有門店電話25日都無法撥通。

  一名日本受害者講述稱,大約2年前,她在朋友的勸說下去了“日本生命”公司的門店,體驗了磁性保健床墊。當時,在門店的幾名老年顧客都說,“用了床墊后腰不酸也不疼了,如果認購出租的話,比存款利率要好很多”。在多名店員和顧客的勸說下,她也認購了幾個床墊。之后,店員還不時地請她們去按摩、泡溫泉和看表演,聯絡感情。

  兩年下來,這位受害者買床墊共計支付200萬日元,“那是我所有的養老金,都沒了”。

  日本傳銷

  引發“直播命案”

  傳銷規模一度排名世界第一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傳銷開始在日本興起。當時,日本積累了不少外匯儲備,導致國內通貨膨脹。日本民眾手中積攢了不少錢,卻找不到投資的途徑:想在國內儲蓄,發現利率太低,跟不上通貨膨脹的水平,手中的錢不停貶值。

  這時,日本人永野一郎開始了他的“傳銷騙局”。永野一郎成立豐田商事公司,宣稱以極高的利率吸收資本,幫助客戶炒黃金、炒鑽石,后來黃金鑽石維持不下去了,又炒高爾夫俱樂部球票等,並且建立了上百家公司,甚至開辦了14家海外分支機構,目的就是讓人們摸不清楚資金是怎麼流動的,利潤來自哪裡,但真正的獲利方式和傳銷一樣——靠下家交的錢養上家。

  1985年,豐田商事公司宣布破產。當年6月18日,永野一郎在出門開記者招待會時,當著30多名記者的面在鏡頭前被憤怒的受騙者刺殺,鮮血淋漓的鏡頭通過攝像機直播了出去。這就是在日本轟動一時的“豐田商事會長遇刺案”。而豐田商事詐騙案至今仍有1000多億日元資金去向不明,數萬個家庭因此破產。

  永野一郎的“直播命案”並未阻止日本的傳銷行業發展。上個世紀90年代,網絡又為日本傳銷業發展提供新“機遇”,在日本興起“金字塔傳銷”非法公司,日本傳銷規模在當時排名世界第一。

  1988年,針對日本的傳銷行為,日本政府重新修訂了包括債券和有價証券在內的《無限連鎖會防止法修正案》。直至今日,這一直是日本處罰非法傳銷的主要法律依據。作為職業勸誘他人加入無限連鎖會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萬日元以下罰金。

  日本生命

  將傳銷“偷渡”到中國

  以高於日本3倍的價格賣床墊

  報道稱,最早將傳銷帶入中國的就是宣布破產的這家“日本生命”公司。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日本生命”公司“偷渡”進入中國深圳。那時,深圳剛剛改革開放不久,“日本生命”公司在沒有取得任何官方經營許可的情況下,借助傳銷的模式和深圳開發的好時機,迅速將其產品磁性保健床墊推廣到了整個廣東,傳銷才在中國“發芽”。

  “日本生命”公司在深圳銷售磁性保健床墊,以高於日本市場3倍的價格用傳銷方式銷售,卻在短時間內取得驚人的發展,入會者遍及大江南北。傳銷的“多層次收入”吸引了無數中國民眾。因此,“日本生命”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大陸以傳銷方式銷售商品的公司。

  1993年,經過幾年的傳銷發展,“日本生命”公司正式進軍中國,在深圳成立中日合資公司“日寶來福”,從日本運進原材料,在深圳生產加工,以高達1萬~2萬元的價格銷售磁性保健床墊。為迅速建立起傳銷網絡,“日寶來福”盯上了中國在校大學生。那時候要想加入“日寶來福”的傳銷網絡,必須用1.5萬元買1張實際價值僅3000元的“日寶來福”床墊。在發財夢的誘惑下,一些大學生甚至借高利貸來參與傳銷。僅過了1年,“日寶來福”在中國不僅有了分公司,傳銷商也發展到3萬多人。1996年和1997年,傳銷在國內瘋狂發展時,“日寶來福”月營業額達10億元,一個高層傳銷商一個月就能從下線的業績分紅中拿到200多萬元。

  “日寶來福”的迅猛發展讓廣東商人看到傳銷的誘人前景,於是,許多傳銷公司如春筍般發展起來。1997年4月,中國發出“禁傳令”,禁止一切傳銷活動。和所有傳銷公司一樣,“日寶來福”從此一落千丈,日本負責人攜款潛逃,傳銷網絡癱瘓。

(責編:趙爽、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