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App付29元可查二手車維修保養記錄 數據從哪來?

2017年12月29日08:1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App付29元可查二手車維修保養記錄 數據從哪來?

  前不久,在二手車市場上流行一款叫做“淘車大師”的App,這款App有神奇的功能——隻要支付29元,就能夠查詢4S店維修保養記錄、事故歷史、最后裡程數,以及還原車輛的最真實記錄。

  這些信息對市場上很多二手車商來說尤為重要。在決定是否要買這輛二手車時,要看這輛車是否出過大毛病,比如是不是曾被水淹、火燒、發生過事故等,這些安全隱患,都會成為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於是,這款App很快在圈子裡火起來。但很少有人想過,這些汽車數據來源於哪裡。

  2017年5月17日,江蘇省鹽城市一汽車4S店負責人報案稱,他們發現店內售后主管高某使用的DMS系統的賬號登錄異常。近段時間內,該賬號每天都會查詢500余次不同車輛的相關數據,這明顯超過了4S店的正常工作量。

  所謂的DMS系統,是汽車經銷商用於登記上傳車輛維修保養記錄、查找車輛所有人等相關信息的內部操作系統。隻要在該系統中輸入車架號,就可以查詢到該汽車品牌在全國范圍內每一輛車的相關數據。

  警方摸排后發現該4S店員工高某使用的電腦主機后面插了一個U盤,裡面有異常程序在運行。

  司法鑒定中心分析后發現,U盤裡有一個為4S店DMS系統訂制的程序,這個程序可以查詢系統內車主的姓名、車牌號、車架號、維修信息等相關信息,這其實就是個外挂程序。

  隨著調查深入,警方發現這並非個案,而是一個專門從事非法獲取汽車數據信息的犯罪團伙。10月27日,公安部將此案挂牌督辦。

  辦案警察稱,通過審查,犯罪嫌疑人高某是出賣車輛數據信息的“內鬼”。據其交代,2017年3月,深圳某公司員工馬某到4S店,與其私下聯系,雙方約定由高某提供DMS系統的賬號和密碼給馬某,以便獲取車輛數據,公司每月支付高某報酬。

  據了解,隻要能瀏覽4S店的DMS系統,不僅能非法獲取車主信息,還能獲取大量的車輛信息。這些數據包含車輛的事故記錄、維修記錄、保養記錄、更換零配件記錄、車輛裡程數等內容。

  辦案警察說,案件偵查過程中,現場扣押了3台核心數據服務器、21塊電腦硬盤,鑒定機構鑒定結果顯示,這個犯罪團伙獲取了涉及32個汽車品牌,超過155萬輛汽車的相關數據。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與多家4S店員工私下約定,由4S店員工提供賬號和密碼,涉案公司按月支付費用,給4S店員工累計支付達50余萬元,最多的人非法獲利達5萬余元。

  據辦案警察介紹,涉案公司做二手車線下車輛狀況評估業務,他們需要車輛相關數據。最初,他們從其他公司購買數據,由於成本過高,拿到數據周期較長,有股東提出通過開發軟件程序,通過技術手段從4S店獲取相關數據。

  該公司把非法獲取的各類品牌車輛的維修、保養等數據,用來研發制作“淘車大師”App查詢平台,后把這個平台有償提供給他人和單位使用,從中獲利。除此之外,他們還將非法獲取的汽車數據向其他二手車評估、收購平台出售,以合同價按次收費。

  警方發現,該案屬於公司化運作的互聯網新型“黑產”犯罪,犯罪技術層次高。相對傳統犯罪,互聯網犯罪具有成本低、容易實施、風險低等優勢,且不容易被發現。

  互聯網犯罪的大部分活動依托互聯網平台進行,犯罪嫌疑人隻需在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進行相關操作。網絡犯罪活動僅為一瞬間的電子數據傳輸,極易修改、刪除,虛擬性極強。

  辦案警察介紹,涉案多家車輛生產、銷售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混亂,企業採取相應保密措施的不多,部分員工對車輛信息等數據保密意識不強。

  部分互聯網企業法律意識淡薄,片面地認為新領域是灰色地帶,為了獲取數據不擇手段。一些汽車生產、銷售企業,在內部汽車信息管理上有漏洞,沒有採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甚至內外勾結,非法傳輸公民個人信息。

  警方發現,二手車市場車輛交易,普遍需要車輛相關數據來支撐,但車輛數據的獲取,往往存在“不透明、不正規”現象,這也為互聯網犯罪提供了有利條件。(記者 李超 通訊員 張天鵬 曹磊)

(責編:蔣琪、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