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建議養老金改革調整收支端 財務可持續性受關注

報告建議養老金改革適時調整收支端
本報記者 徐昭 實習記者 趙白執南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3日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8-2022》(簡稱《精算報告》)指出,養老金改革(含制度框架結構改革與參數式改革)的進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應根據人口、經濟社會和基金收支情況的變化,適時進行收支兩端的調整,進行一攬子的系統設計,控制制度的平穩運轉。
財務可持續性受關注
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制度的財務可持續性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精算報告》指出,基於精算結果分析,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未來5年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簡單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判斷:第一,擴面速度下降到5%以下區間,制度贍養負擔持續加重,制度參保贍養比上升到1:2.5之上,部分地區參保人口結構惡化﹔第二,基金收入增速下降到10%以內區間,基金支出增速仍高位運行,雖然全國基金當期收支仍能維持基本平衡,但基金累計結余增速下滑到5%的水平,基金備付能力相比過去5年下降1/3﹔第三,地區間財務失衡矛盾更加突出,“收不抵支”省份接近半數,個別省份隱現累計基金結余耗盡風險,同時基金結余向少數省份集中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精算報告》還從制度結構、參數設計和政策實施三個方面分析影響制度財務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一是制度機構不合理,參保激勵不充分﹔二是制度運行參數不匹配,導致財務可持續性下降﹔三是各地政策碎片化,進一步帶來地區間的不平衡。
“從總量數據上看,未來五年養老基金運行沒有問題。”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齊傳鈞表示,從增量來說,不管是收入還是支出都在增長,但增長率不一致。“收入端增長率在放緩,而支出端增長率正在慢慢增加。”
從分省數據來看,齊傳鈞認為,一是從一定時點來看,各省差距較大。二是這種差距隨著經濟發展還在進一步拉大。此外,他提出,實際繳費人數增長率相對於參保人數增長率進一步放慢,要引起重視。
進行一攬子系統設計
針對上述問題,《精算報告》建議,一是規范提前退休現象,並進一步探討適度提升最低繳費年限,以完善當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資格條件,形成全國性的統一政策要求,從而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和財務可持續性。
二是從一定比例起步,建立中央調劑基金,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適度調劑,以均衡地區間基金負擔,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作為一種過渡政策,建議適時向全國統籌轉變。
三是將參保者的繳費水平、繳費年限以及整個職業生涯期間的工資收入等因素更多地聯系在一起,建立並明確退休后養老金待遇的指數化調整機制,使參保者能夠一目了然其中的精算關聯,既有利於明確對未來待遇水平的預期,也有利於增強對制度的信心。
四是用名義賬戶制加以完善是當前條件下最為自然的選擇,選擇的主要動因在於工資增長率依舊超過投資回報率,但是當前急需建立統一的個人賬戶部分的記賬利率確定機制。
五是養老金改革(含制度框架結構改革與參數式改革)的進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應根據人口、經濟社會和基金收支情況的變化,適時進行收支兩端的調整,進行一攬子的系統設計,控制制度的平穩運轉。
“社保精算大有可為。”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認為,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加速到來,以養老保險為重點的社保基金長期平衡壓力加大,建議推動更多的專業機構開展社保清算,政府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綜合多家精算成果,做出研判和決策。在此基礎上,也可以借鑒一些國家的做法,設立政府社保精算機構,主導社保精算組織工作,建立專家庫和專家信息資料庫,以靈活方式匯聚各方資源。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社保系主任孫守紀建議,世界其他國家有一些發展經驗可以讓我國借鑒,一是要盡快立法,立法和機構和制度結合在一起。二是要加強和其他機構相互配合。三是要增加編制,設置機構,培養人才。四是要夯實數據,擴展研究模型。最后,要發布和編制精算報告,這樣有助於增強共識,減少紛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