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一代消費主力改變中國商業

裴磊
2018年01月15日13:55 | 來源:西安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一代消費主力改變中國商業

“嗑瓜子神器”等消費品的熱銷,預示著80后、90后消費者的崛起。(記者 雷偉東 攝)

■記者 裴磊

元旦從貴陽老家來西安看女兒的丁叔叔,越來越覺得待在女兒這別扭。在老家擔任銀行中層的丁叔叔,自認為從消費能力和品位上並不算落伍,但他完全不理解、不習慣90后女兒買的從減壓燈、擼貓手套到臟臟包,一系列“亂七八糟”的東西。

對女兒消費習慣的不理解、不習慣,丁叔叔可以覺得別扭,但對於中國眾多的商家及生產企業來說,他們卻必須適應小丁了,因為他們已經是崛起了的中國新一代消費主力,他們的消費偏好與父母輩的差異之大,足以令商家在此前多年商海中積攢的經驗“清零”。

商品

看不懂80后90后買的是啥

丁叔叔說,女兒家最令他不“爽”的物品,便是已經被女兒指甲劃得“遍體鱗傷”的減壓燈。“就是個一捏會亮的塑膠燈。”他說女兒買個燈沒什麼,但女兒告訴買燈的原因讓他有了隱憂:“她說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把燈拿來捏,捏上一陣心情就好多了。”

同樣從外地來看兒子的趙阿姨的判斷是:兒子買了一堆讓自己更懶的“垃圾”。“你看這瓜子盒。”說著,趙阿姨拿起茶幾上的一個雙層瓜子盒,“瓜子放在上層,瓜子皮直接吐在下層。躺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嗑瓜子,得多懶的人才能想出這辦法?”趙阿姨兒子在旁邊反駁說:“這東西就叫懶人追劇的嗑瓜子神器。”

在記者調查中,買一堆父母理解不了的商品,已經成為80后、90后消費的日常。記者給6位50后、60后的父母輩閱讀一份阿裡巴巴提供的“2017淘寶時代寶貝”詳單,“原諒套餐、擼貓手套、手機防偷窺膜……”等全部40件“時代寶貝”幾乎沒有一件父母知道是什麼東西。他們的兒女們不僅幾乎都知道,而且多人表示不少商品他們也曾購買過。這種獨屬於新一代消費者的市場有多大?阿裡巴巴舉了一個例子:2017年,“鏟屎官”拍下近百億人民幣“吸貓神器”,其中“擼貓手套”一年賣出25萬件。

偏好

更重品質感的新一代消費主力

淘寶之所以發布年度“時代寶貝”,據他們說:是為了“讓5億多消費者在淘寶讀懂自己,也看到時代的變化。”

在這5億的用戶中,80后、90后已經佔據了絕對主力。因為僅天貓國際提供的數據就顯示,80后、90后消費者已經佔據75%左右的消費金額,而且在一、二、三、四線城市同步、同比例存在。

同樣的年齡結構在京東上體現也很明顯,據京東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18歲-35歲的人群消費佔比超過60%。此外,在家裝、汽車、旅游等行業中,記者也獲得了類似的年齡比例數據。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帶來的不僅是年齡上的迭代,更有對商品選擇時的偏好改變。“就是買個電飯鍋,她竟然說我不會買。”“吐槽”女兒連飯都不會做的丁叔叔計劃買的電飯鍋,是在一些國內知名小家電品牌中的一台,而女兒的要求是買一款互聯網公司出品的。“一個做手機的還能做電飯鍋?”面對父親的納悶,女兒的回答是:“(互聯網公司)這電飯鍋看起來多漂亮。”

在第三方分析機構艾瑞咨詢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消費者購物趨勢洞察》報告中就指出新一代的消費者更注重商品的新科技和功能、品牌知名度、產品品質感,以及能否滿足個性化需求。

艾瑞的報告,也得到了京東的數據印証。京東對比全站畫像數據,得出80后、90后年輕消費者購物更加理性,會關注評價信息,評價敏感度達87%,高於全站。在這一消費群體中,“很棒的體驗、質量不錯、外觀漂亮、是正品”等都是他們評價最多的標簽。在京東上,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家具等更具科技感的產品,都是這一群體的偏愛。

商家

必須主動適應新消費者

在分析了新一代消費者的偏好后,艾瑞咨詢將之視為新的“消費升級”。因為:2017年消費者更願意為好品質的產品付出更高的價格。

而消費者的這種變化,也必然傳導給商家和生產企業。我市的一家兒童守護產品的生產企業就表示,他們發現80后、90后的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商品的時候,“好看和好用同等重要。”於是他們讓第二代的兒童守護手機有了更高的品質感。

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他們新的消費習慣與偏好,正在悄然的升級著中國供給側的生產和運行邏輯。也正因此, “品牌商緊跟消費升級,不斷推出新產品”成為艾瑞對今后中國制造企業的預判。

(責編:隋尚君(實習生)、蔣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