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冰上絲綢之路”吸引世界目光

本報記者  管克江  裴廣江  萬 宇  曲 頌  黃雲迪
2018年01月28日09: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17年9月12日,中國貨輪“天健”輪與“天樂”輪在楚科奇海與東西伯利亞海交界處的德朗海峽相遇。
  新華社發

  “中國願依托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1月26日,中國政府發表首份北極政策文件——《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其中有關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表述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

  “中國公布北極絲綢之路計劃”,英國廣播公司在當天的報道中表示,中國將與俄羅斯等北極國家共同開發北極航道,這是“雄心勃勃的改變中國與歐洲以及其他地區陸海聯系的更大計劃的一部分”,這條航道將使中國獲得一條比通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更近的到達其他國家港口的運輸通道。“從油氣到拓展‘一帶一路’建設,中國表示已准備好推動北極國際合作。”美國合眾國際社報道指出。今日俄羅斯通訊社文章認為,白皮書體現了中國面向全世界開展北極合作的態度。

  北極航道將大大改變全球航運格局

  “要開展北極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落實好有關互聯互通項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時表示。4個月后在北京會見梅德韋杰夫時,習近平主席再次表示要共同開展北極航道開發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絲綢之路”。

  中國提出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有著歷史和現實基礎。自1925年加入《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以來,中國關於北極的探索不斷深入,實踐不斷增加,活動不斷擴展,合作不斷深化。近幾十年來,隨著全球變暖,開發利用北極航道出現歷史性機遇。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各國互聯互通,自然而然成為“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倡導者和積極推動者。

  “北極航道開通將促進環北極經濟圈的整體增長,全球貿易和航運格局將發生重大改變。目前北極經濟機會增大,但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缺口巨大,對中國市場、資金和技術有重大需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楊劍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倡導多方合作共商共建北極“冰上絲綢之路”,並將經濟合作的重點放在北極航道和能源合作開發的前瞻性投資上,著力為北極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建設貢獻力量。

  北極航道包括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俄羅斯邀請與中國合作共建的東北航道西起西北歐北部海域,東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途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白令海峽,是連接東北亞與西歐最短的海上航線。

  2013年,中遠海運集團所屬“永盛”輪作為中國貨輪首次航行在這條航道上。截至目前,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特運公司在北極東北航道派出船舶10艘、執行14個航次任務。其中,2017年的5艘貨船主要承運設備、鋼材、紙漿等貨物,探索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的項目化、常態化運行。

  中遠海運芬蘭公司總經理陳鋒表示,中遠海運芬蘭公司正在研討北極航道服務常態化的可能性。東北航道比傳統航線節省時間和裡程,正在成為連接東亞與歐洲的新航線,開發這一航線的商業潛力成為中遠海運芬蘭公司的新目標。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說,經北極航道從中國到荷蘭鹿特丹估計隻需要20天時間,而經蘇伊士運河到鹿特丹目前需要航行48天。俄羅斯北極物流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經由北極東北航道航行的船舶共297艘,比上一年增長35%。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北極海冰加速消融,中俄、中歐來往東北航道的船舶將會逐年增多。

  中俄北極開發合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俄羅斯今日經濟通訊社援引俄北方與北極經濟中心主任亞歷山大·皮利亞索夫的話說,中國的北極政策是為了同各個國家共同建設“冰上絲綢之路”,讓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皮利亞索夫認為,近年來,中國發展對外關系的重要抓手就是“一帶一路”倡議,“冰上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2015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曾表示,中國是俄羅斯在北極合作最優先的伙伴之一。在去年12月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提出邀請中國參與建設北極交通走廊,打造“冰上絲綢之路”。

  中俄北極開發合作已取得積極進展。據中國商務部去年11月介紹,兩國交通部門正在商談《中俄極地水域海事合作諒解備忘錄》,不斷完善北極開發合作的政策和法律基礎。此外,兩國企業積極開展北極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合作,商談北極航道沿線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俄羅斯在北極地區開展的規模最大的國際能源合作項目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該項目被普京稱為“俄中友好合作的鮮明例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全價值鏈參與該項目運作,截至2017年10月底,中俄雙方已簽訂96%產量共計1478萬噸液化天然氣長期銷售協議。中石油與中國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一共為項目完成等值190億美元國際融資,佔比達63%。建造天然氣工廠需要的142塊模塊中,以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為代表的7家中國企業承攬了120個。項目建設及運輸產品所用的30艘船舶中有7艘是中國制造,15艘天然氣運輸船中的14艘由中國企業負責運營。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除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外,北極地區最大城市阿爾漢格爾斯克市的深水港口改造項目已確定有中國企業參與。俄羅斯聯邦財政金融大學教授弗拉基米爾·列梅加表示,“冰上絲綢之路”將來會成為全球海洋貿易的優良交通選項,為俄羅斯的北極開拓計劃帶來動力,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可謂實現目標的關鍵。

  北歐國家願積極參與冰上絲路建設

  冰島作為北極區域國家,與中國在極地問題上始終保持密切合作。2012年中冰兩國簽署《中冰海洋和極地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冰上絲綢之路”倡議的提出無疑將賦予中冰在極地問題上的合作更多內涵。

  目前中冰兩國極地合作主要集中在科研領域,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冰島研究中心聯合設立的極光觀測台將於今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將接納來自中國、冰島及其他各國的科學家。北極圈大會主席、冰島前總統格裡姆鬆表示,期待中方將中冰科研合作領域拓展到冰川學、新能源等方面,為人類認識北極、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作出更多貢獻。

  “冰上絲綢之路”將為中國與冰島在北極基建領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據悉,中國曾研究在冰島北部海灣建設深水港項目,以使冰島成為北海航線上的一個主要航運中心。盡管該港口項目還在研究階段,但兩國之間在極地問題上的合作水平一直在穩步提升。此外,冰島已准許中海油在冰島水域勘探石油,兩國企業還在就地熱能利用進行接觸。

  芬蘭作為北極區域大國,對與中國在極地開展務實的基礎設施合作始終興趣濃厚。芬蘭歡迎中國提出的“冰上絲綢之路”倡議,望推動其與國內“北極走廊”計劃對接,使芬蘭成為聯通北極和歐亞大陸的樞紐國家。

  芬蘭規劃中的北極鐵路將連通波羅的海經濟區與北冰洋深水港區。“北極走廊”項目負責人洛西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冰上絲綢之路”倡議不論是對芬蘭還是整個北極地區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芬蘭願意成為“冰上絲綢之路”向北歐和歐洲大陸延伸的門戶國家。

  洛西認為,“冰上絲綢之路”延伸至北歐將大大增加北冰洋方向與北歐國家間往來貿易運輸量,芬蘭希望借此將“北極走廊”打造成為新的全球經濟區和運輸開發走廊﹔“北極走廊”可為“冰上絲綢之路”打通前往北歐國家和東歐市場的“最后一公裡”,將中國、俄羅斯與“泛歐交通運輸網”相連。

  洛西期待“北極走廊”與“冰上絲綢之路”聯通,共同構建一個跨越歐亞的宏偉交通網絡。“北極走廊”一端的挪威希爾克內斯港是東北航線上距離亞洲最近的西方港口,一旦北極航線實現經常性通航,希爾克內斯港將承擔重要貨運任務,中國北部港口重要性也將獲得提升。“自由貿易與合作對於北極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這會是一場兩個倡議間的雙贏合作。”洛西表示。

  芬蘭北極中心公關部門負責人馬爾庫·海基萊對本報記者表示,作為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國,芬蘭積極鼓勵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相關合作。當前,芬蘭正在評估建設一條北冰洋海底光纜,建設歐亞大陸之間的海底絲綢之路。預計最快到2020年建成后,這條海底光纜將成為連接歐洲和中國的最快的數據通道。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28日 03 版)

(責編:趙爽、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