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暴漲暴跌,非法“採礦”、交易層出不窮
比特幣遭遇多國監管高壓

![]() |
1月19日,奧地利伊布斯河畔魏德霍芬附近,一名“礦工”從加密幣“採礦”機組前經過。 |
核心閱讀
近日,德國財政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和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在巴黎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將在今年阿根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中聯合推動全球對比特幣的監管,將警告這一世界最流行的加密貨幣正在被非法團體利用。
去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加密貨幣非法“採礦”、交易和使用的案例層出不窮,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不完善和風險日益凸顯。近段時間,多國金融監管機構陸續出台了對加密貨幣加強監管的政策,加密貨幣價格暴跌。
比特幣市場爆炸式增長
有別於傳統貨幣,比特幣實際上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數據。去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加密貨幣價格持續走高,特別是去年12月,首個比特幣期貨產品在美國正式交易催生了全球范圍內數字加密貨幣投資熱潮,一批數字加密貨幣交易量與交易價格飆升。加密貨幣的代表——比特幣價格在一年之內暴漲十余倍,市值一度超過迪士尼、通用電氣等知名上市公司。
“瘋狂”的比特幣既成為投資者的新寵,也成為互聯網黑客橫行的重災區。
比特幣基於不受政府控制、相對匿名、難以追蹤的特性,近年來屢屢曝出惡意交易、僵尸病毒“挖礦”和非法牟利的案例。同時,黑客攻擊事件頻繁發生,比特幣的價格暴漲暴跌,投資者保護仍處於監管真空狀態。
加密貨幣誰來監管、如何監管,成為考驗各國政府的難題。目前,加密貨幣交易匿名,監管者難以收集統計數據監控其運行﹔對於跨境加密貨幣交易,各國也缺乏有效手段監管﹔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還與現行中心化的監管框架存在沖突,給監管帶來新的困難。
近日,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SEC)投資管理部主管布拉斯發表公開信,列舉SEC多次駁回數字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幾大原因,包括估值存在風險、流動性不足、套利風險難以規避、潛在市場操控和欺詐風險等。
目前僅有突尼斯、塞內加爾等國家發行了基於加密貨幣技術的數字貨幣,波蘭等國也在積極嘗試開發國家加密貨幣,但大多數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依然是堅持監管從嚴,陸續制定和出台了一些加強監管的政策。
各國監管政策陸續出台
加密貨幣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面臨監管的持續高壓,世界各國政府正在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加密貨幣交易監管模式。
北歐地區最大的銀行北歐聯合銀行日前發布禁令,要求員工從今年2月28日起停止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交易﹔印度稅務部門1月22日表示,在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印度17個月的加密貨幣交易額超過35億美元后,向數十萬人發出納稅通知﹔韓國金融監管機構宣布,自1月30日起,將禁止使用匿名銀行賬戶進行加密貨幣交易。
從嚴監管,效果明顯。不久前,國際市場的現貨比特幣價格一日之內暴跌近2000美元。在2017年12月比特幣價格沖至2萬美元高點后,目前跌至1.1萬美元左右。越來越多的業界人士認為,比特幣可能成為下一個經濟泡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表示,比特幣現象如同歷史上著名的“郁金香狂熱”,結局“很大的可能是會徹底崩盤並被遺忘”。
“假如比特幣價格在未來一年跌至1000美元至3000美元,我不會感到意外。”美國伯克利金融集團首席投資官皮特·布克瓦表示,隨著全球利率的上升,加密貨幣的崩盤也將接踵而至。美聯儲等機構為緩解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而祭出的寬鬆貨幣政策,應為加密貨幣熱潮負責。
當前國際社會也在討論,由於大量的傳統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介入比特幣交易,一旦比特幣泡沫破裂,是否會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專家表示,各國目前出台的監管舉措也都在尋找本國可以接受的力度和方式,既能加強監管又能規避風險。
國際社會需加強政策協同
面對各國出台的監管舉措,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玩起“打地鼠游戲”,在世界各國尋找生存的空間。
近段時間來,波蘭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加密貨幣交易公司的注意,去年比特幣交易活躍的貨幣中波蘭貨幣茲羅提排名第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波蘭政府積極地推動虛擬貨幣的發展,波蘭的金融系統對加密貨幣的包容度比其他西歐國家相對要高。”在波蘭從事加密貨幣交易的投資人奎亞迪克對記者說。
“當前各國在出台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時整體比較審慎,一方面是擔心扼殺相關的技術環境,另一方面又擔心產生金融風險,各國出台的政策也是有緊有鬆,給比特幣監管帶來了新的難題,因此針對加密貨幣的監管還需要全球性協調和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說。
比特幣的監管問題很有可能成為今年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新議題。勒梅爾就多次表示,他將提議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討論比特幣的問題,對於投機風險,成員國都需要一起討論管理比特幣的規制。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日前也表示,他將與二十國集團合作,防止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成為匿名瑞士銀行賬戶的數字等價物。
專家建議,二十國集團和一些國際性的金融機構應加快制定相關原則和准則,為各國建立相協調的監管政策提供案例和遵循。同時在監管方面實現全球協同,共同打擊非法的加密貨幣交易和犯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29日 2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