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18全球大數據產業將呈七大發展趨勢

方家喜
2018年02月05日08:1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18全球大數據產業將呈七大發展趨勢

  編者按:新年伊始,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等全球性重要會議都把“大數據”作為重要議題,進行討論和展望。而隨著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國家也在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本報精心策劃,就全球大數據發展趨勢,中國的機遇和挑戰,大數據發展法制建設等展開調研和採訪,推出“大數據觀察”系列報道三篇稿件,敬請關注。

  “大數據”是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熱詞之一,與會各界都對雲計算、大數據等驅動經濟數字化轉型因素表達了高度關注。而在年初舉辦的2018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加裡·夏皮羅、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克爾扎尼奇等都表示,大數據將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大數據是未來科技浪潮發展不容忽視的巨大推動力量,2018年全球大數據產業將得到強勁發展。

  2022年大數據市場規模達800億美元

  記者梳理國內外權威機構最新統計數據,至2022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800億美元,年均實現15.37%的增長。近兩年來,大數據發展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各經濟社會系統採集、處理、積累的數據增長迅猛,大數據全產業市場規模逐步提升。綜合各方觀點,2018年大數據產業或呈現開源大數據商業化進一步深入等七大發展趨勢。

  根據監測統計,2017年全球的數據總量為21.6ZB(1個ZB等於十萬億億字節) ,目前全球數據的增長速度在每年40%左右,預計到2020年全球的數據總量將達到40ZB。

  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人類發展留下了數據,但是數據不夠多,難以形成資源﹔但是互聯網時代留下的大量數據可以成為資源。”德國思愛普公司董事會成員Bernd Leukert表示,信息技術(IT)系統依賴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大量數據需要人工輸入;然而,如今任何一個物理存在都會自動生成數據,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都會產生大數據,數據流將深刻改變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

  清華數據創新基地主任邱東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數據首先要明確幾個層次。一個是技術層面,也就是大數據、物聯網和AI等。二是應用層面,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以此來提高效率,減少成本。三是產業層面,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四是生態層面,人才、政策和市場之間如何相互配合,區域之間、國際之間如何相互溝通。

  記者綜合多家機構的預測,2018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454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37%,市場規模達805億美元。預計2018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28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7.29%。

  七大趨勢:產業應用將是主旋律

  記者採訪中國科學院、美國電子消費協會的有關專家,他們認為,隨著大數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數據分析和商業智能工具將逐漸成為大數據的主力軍。2018年,全球大數據產業將呈現七大發展趨勢,而產業應用將是主旋律。

  首先,開源大數據商業化進一步深化。隨著閉源軟件在數據分析領域的地盤不斷縮小,老牌IT廠商正在改變商業模式,向開源靠攏,並加大專業服務和系統集成方面的力度,幫助客戶向開源的、面向雲的分析產品遷移,主要是Hadoop技術將加速發展。

  第二,打包的大數據行業分析應用開拓新市場。隨著大數據逐漸走向各個行業,基於行業的大數據分析應用需求也日益增長。未來幾年針對特定行業和業務流程的分析應用將會以預打包的形式出現,這將為大數據技術供應商打開新的市場。

  第三,大數據細分市場規模進一步增大。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將會創造出一些新的細分市場。例如,以數據分析和處理為主的高級數據服務、基於社交網絡的社交大數據分析等。

  第四,大數據推動公司並購的規模和數量進一步提升。因此,在未來幾年中,大型IT廠商將為了完善自己的大數據產品線進行並購,首先涉及的將是信息管理分析軟件廠商、預測分析和數據展現廠商等。

  第五,大數據分析的革命性方法出現。今年,大數據分析將出現革命性的新方法,從前的很多算法和基礎理論可能會產生理論級別的突破。機器學習繼續成為大數據智能分析的核心技術﹔人工智能和腦科學相結合,成為大數據分析領域的熱點。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健康醫療、城鎮化智慧城市領域的應用令人矚目。

  記者近期在美國西部一所高校訪問時了解到,在美國的先進制藥行業,藥物開發領域的最新前沿技術是機器學習,即算法利用數據和經驗教會自己辨別哪種化合物同哪個靶點相結合,並且發現對人眼來說不可見的模式。

  第六,大數據與雲計算將深度融合。雲計算為大數據提供彈性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支撐環境以及數據服務的高效模式,大數據則為雲計算提供新的商業價值,大數據技術與雲計算技術必有更完美的結合。阿裡雲計算有限公司總裁胡曉明表示,2018年將是雲計算與產業深度結合的元年。人們將看到各國的基礎設施越來越緊密地和雲計算結合起來,更多的制造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始用“雲”,雲計算將促進科技金融提高效益。

  第七,大數據一體機將陸續發布。在未來幾年裡,數據倉庫一體機、NoSQL一體機以及其它一些將多種技術結合的一體化設備將進一步快速發展。據記者了解,中國的華為、浪潮等公司今年將在大數據一體機上有更大的動作。華為IT服務器產品線總裁邱隆表示:“華為服務器在自身高質量、創新、高性價比的基礎上,致力提供一個開放的計算平台,通過和業界主流大數據廠家合作,面向客戶提供最佳性價比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大國行動:政府與企業聯動

  許多國家的政府對大數據產業發展有著高度的熱情。

  紐約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塞恩告訴記者,根據前期計劃,美國希望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在多個領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工程技術、國土安全、生物醫藥等。其中具體的研發計劃涉及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防部、能源部、國防部高級研究局、地質勘探局等6個聯邦部門和機構。

  目前,歐盟在大數據方面的活動主要涉及四方面內容:研究數據價值鏈戰略因素﹔資助“大數據”和“開放數據”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活動﹔實施開放數據政策﹔促進公共資助科研實驗成果和數據的使用及再利用。日本著名的矢野經濟研究所預測,2020年度日本大數據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兆日元。

  前瞻研究院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大數據企業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部分屬於單純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的創新型公司,希望為市場帶來創新方案並推動技術發展。另外一些則是以數據庫/數據倉儲業務為主的知名公司,利用自身資源與技術優勢地位沖擊大數據領域。

  記者注意到,最近兩年全球大數據公司一些新的獨角獸企業將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Palantir作為估值僅排在Uber和Airbnb之后獨角獸企業,自2015年浮出水面后就成為全球估值第一的大數據企業,它的重要客戶為美國的情報機構,業務主要涉及國防安全與金融領域。作為全球Hadoop三駕馬車中體量最大公司Cloudera Intel斥7.4億美金巨資收購Cloudera約18%股份,使得Cloudera估值達到41億美金,成為估值第二高的大數據公司。AppDynamics是美國去年第一次進行IPO的獨角獸,市場估值約20億美元。其銷售應用性能管理(APM)軟件,提供監控商業軟件應用程序和IT基礎架構性能的智能平台,功能是幫助企業發現和修復其應用程序中的錯誤。

 

(責編:蔣琪、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