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00個微信違規小程序被封停 成長期更需緊箍咒

2000個違規小程序封停
今年年初,一些售假賣家悄然“傍”上了微信小程序,不少用戶真假難辨,中招者不在少數。從交通出行到電商購物,小程序已滲透多個應用場景,卻也成為個別違法違規者的藏身之所。除了售假販偽,有的還利用小程序暗地開展涉黃涉賭活動,有的則利用監管漏洞開展惡意營銷和違規經營,嚴重損害用戶權益。
2月,微信官方發布公告稱:已對涉及假貨高仿、色情低俗和違規“現金貸”等超過2000個小程序,進行永久封禁處理。然而,要真正清除小程序中暗藏的毒瘤,仍待平台方同監管部門、用戶受眾等形成更為有效的合力。
開發門檻低——
違規者盯上小程序
今年1月,一款名為“同住酒店拼房”的小程序打出“床位共享”的噱頭,引發爭議。在其頁面中,用戶不僅可以看到他人發布的拼房信息,也可自行發布日期、位置、價格等拼房需求。看似煞有介事,然而由於對使用者缺乏嚴格審核,加之宣傳中使用“異性拼房”等暗示誘導性話語,不免讓人質疑其存在涉黃之嫌。就在日前,湖南長沙市公安機關對一處涉嫌利用小程序公開招嫖的涉黃場所進行查封。
登錄即送5000枚金幣,猜中大小就能贏取金幣,還可兌換最新款某品牌手機……除了非法涉黃,還有違法小程序以“拼手氣、贏獎金”為幌子,利用互聯網平台開展非法賭博活動,有網友因一時貪財沉溺其中,甚至不乏“越玩越輸、越輸越玩”者。
小程序為何屢屢被違法違規者盯上?“小程序無需下載、即用即走的優勢有目共睹,但這種優勢一旦被有心人利用,某種程度上也會成為一種‘天生缺陷’”,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由於小程序在人際傳播中的快速性和隱匿性,既容易成為非法活動者假借的幌子和偽裝,同時也給有關部門開展有效監管增加了難度。
《2017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截至去年9月,微信平台已發布小程序覆蓋的服務類目涉及超過20個行業大類,涵蓋超過200個行業細分類目。一方面,小程序正向越來越多的生活應用場景滲透﹔另一方面,不少質量參差不齊、資質欠缺涉假的小程序也成為用戶的煩惱。
在電商平台輸入“小程序開發”,結果中提供小程序定制開發的店鋪多種多樣,制作費用一般在100元至400元不等。相對較低的開發成本和門檻,讓不少渾水摸魚者趁機進場。
“任何一種產品在發展初期都會經歷‘成長的煩惱’,小程序也不例外。”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常江表示,小程序較低的進入門檻方便了用戶和開發者,卻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低俗違規現象,“隨著小程序的日益普及,監管審核力度也應升級。”
監管強協作——
成長期更需緊箍咒
號稱“放款簡單、快速”,額度從200元至10萬元不等……盡管明令禁止,一些非法現金貸仍偽裝成小程序上線,繼續違規從事貸款業務。為繞開平台監管,一些違規經營者通過“先上線后改名”等伎倆,同審核機制玩起了“躲貓貓”。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微信小程序用戶數已接近4億,佔微信用戶總數比例接近50%。小程序雖小,用戶數量卻十分龐大,清除糟粕毒瘤已是當務之急。
日前,微信官方發布公告,反饋近期對違規小程序的處理。微信平台已永久封禁976個“假貨、高仿”類小程序、數百個“色情、低俗”小程序,以及1000多個違規“現金貸”小程序,並在“上線后改名”審核渠道進行技術規范和人工審核攔截,針對繞過資質審核的情形嚴厲打擊。
“一旦放鬆了對小程序的准入門檻,久而久之就可能有損其整體品質。”常江認為,平台方應對小程序開發商和服務主體提出明確資質要求,同時設立嚴格審核程序。
“每個普通用戶也應有所作為。除了投訴舉報,平台方可以結合用戶評價對上線小程序進行信用認証,使‘用腳投票’的結果被更多用戶知曉,有效壓縮不良小程序的生存空間。”朱巍同時建議,網信等監管部門可在參考用戶評價基礎上,建立完善白名單和黑名單制度,線上線下聯合整治,合力根治違法違規小程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