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加持 銀行越來越智能
從刷臉取款到區塊鏈技術,科技賦能銀行新活力

從刷臉取款到區塊鏈技術,科技賦能銀行新活力
黑科技加持 銀行越來越智能
無卡“刷臉”取款、機器人大堂經理、智能櫃台“秒辦”業務……曾經讓你排隊等號的銀行翻篇了,如今,你去銀行網點會發現,從預約到業務辦理完成,整套流程下來,“黑科技”設備觸手可及,它們正逐步替代傳統櫃台的人工業務,讓銀行服務變得越來越智能。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傳統銀行對金融科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將出現更多的“銀行+科技”融合發展新趨勢。
服務智能化 機器人大堂迎候你
走進銀行大廳,迎接你的大堂經理可能是個機器人。“歡迎光臨!我是嬌嬌,很榮幸為您服務,請問有什麼能幫您辦理的呢?”近日,小胡走進交通銀行要辦理業務,沒想到機器人迎了上來。
“嬌嬌,合個影可以嗎?”
“來吧,我等著,一定要用美圖秀秀哦!”
“嬌嬌,我要存20萬。”
“土豪,讓我們做朋友吧。”
小胡本想和機器人逗一下,沒想到,在交流過程中,“嬌嬌”應對自如。簡單“寒暄”后,它馬上進入“角色”,熟練地指引、介紹銀行的各類業務。原來,這個機器人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語義理解等多種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實現智能引導、業務辦理、產品推介等功能。
“銀行的智能服務提升得真當快。”小胡大為感嘆。
“以前來打印交易流水要排很長時間的隊,現在使用智能櫃台,一下子就打出來了,還自帶銀行印章,太方便了!”來農行省分行辦理業務的馬小姐對該行的“超級櫃台”贊不絕口,其最大特色是免除了業務申請書和其他紙質憑証的填寫環節,僅通過現場引導、客戶發起交易、后台專業處理的簡單步驟,即可完成開卡、轉賬、理財、外匯等9大模塊100余項產品的自助服務,覆蓋個人非現金業務種類的80%。
取款花樣多 刷臉聽聲就出錢
不需要身份証、不需要銀行卡,臉朝窗口一笑,按提示操作幾下,錢就自己“吐”出來……刷臉取款,已不是想象,它就在我們身邊發生。
近日,葉大姐在農行浙江省分行直屬江錦支行的營業大廳裡體驗了一把刷臉取款帶來的科技感,直呼過癮。葉大姐在ATM機屏幕首頁點擊選擇“刷臉取款”功能,系統自動抓拍現場照片,通過驗証后再輸入手機號或者身份証號碼進行驗証,最后輸入取款金額和交易密碼,ATM機果然順利“吐”出了1000元。這個過程,大約隻花了1分鐘。
目前,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均在我省布設了可刷臉取款的ATM機。此外,如建設銀行等推出的聲紋取款方式,利用聲紋識別技術的創新功能,也可取代交易密碼進行取款。
與此同時,無卡預約取現服務,隻要手機在手,同樣能在ATM機上輕鬆取錢。工行、中行、浦發行等不少銀行均已實現了這項服務。隻要登陸以上幾家銀行的APP或者微信小程序,就能在ATM操作界面選擇“手機預約取款”,輸入手機號、預約碼、密碼等信息,即可取現。
我省一家國有大行的負責人樂觀地表示,今后3-5年,刷臉取款或將成為銀行標配。“今后,銀行肯定會越來越快捷、高效,銀行採用人工智能等黑科技武裝,讓‘最強大腦’代替人工服務趨勢已經很明顯。”
擁抱區塊鏈 發力看不見的后端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以區塊鏈為焦點的金融科技話題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
實際上,本土銀行——浙商銀行已經從區塊鏈上嘗到了甜頭。去年8月,該行推出業內首款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應收款鏈平台,通過區塊鏈將企業應收賬款轉化為電子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今年,浙商銀行趁熱打鐵,將區塊鏈技術運用於個人和家庭財富管理——“財易雲”平台日前已投產上線。用戶在這一平台上不僅可以實現銀行理財、基金、信托等金融資產的購買和轉讓,甚至還能實現積分、優惠券等客戶權益的自由交易,堪稱財富管理的“二級市場”。
無獨有偶,省內多家銀行機構都在積極擁抱區塊鏈技術。近日,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與杭州聯合銀行合作,實現業內首筆跨行區塊鏈福費廷(出口信貸的一種類型)交易,這是建設銀行在“區塊鏈+貿易金融”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外,杭州銀行也在不久前宣布與騰訊聯手打造智慧銀行,深入探索在區塊鏈、大數據、AI等新技術應用的實踐。
區塊鏈去中心化、去信任中介、交易結果不可篡改和用戶匿名參與等特點,早已吸引了勇立潮頭的浙江銀行機構的應用嘗試,業務領域包括支付結算、票據、供應鏈金融、反洗錢等。
編輯人語:科技如何改變銀行,本報將繼續關注,也歡迎讀者說說你心目中哪些銀行最智能,哪些服務最智慧,請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0571-85312164。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