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首台黑白電視問世60周年 如今藏品最高賣千元

王蓉
2018年03月17日04:36 | 來源:重慶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還記得你家第一台電視嗎

  ▲孫建民以500元錢賣出去一台12吋的老電視

  ▲金鵲電視曾是重慶商場櫥窗裡的潮品

  ▲1958年3月17日,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誕生——北京牌14吋黑白電視機

  ▲9吋的英雄牌黑白電視

  ▲12吋的進口黑白電視

  1958年3月17日,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北京牌電視機問世,時至今日剛好60周年。從誕生、生產、流行到消失,黑白電視機走過的這段漫長歲月,在快文化流行的今天,足以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你還記得那些能買到一台電視,就會被奉若上賓的日子嗎?

  《霍元甲》讓重慶街頭萬人空巷

  兒童時代的冉文,記憶中最擠的不是解放碑,而是謝軍家。

  重慶晚報攝影部記者冉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大渡口伏牛溪長征廠的家屬子弟。他口中的謝軍,是廠裡當時的富家子弟,其標志就是家裡有全廠唯一一台9吋黑白電視。

  “當時有個特別感人的事件,央視的報道一小時左右,播完了再重復。”謝軍家十來平方米的客廳,摩肩擦踵站滿了廠裡職工。一小時播完后,紅著眼圈的人從屋裡魚貫而出,下一批人再進去。“有些人坐在木床上,居然把木床坐斷了!”

  “最大的願望就是家裡能有台電視和冰箱。”家住渝中區民生路212號五單元的王夢南,在她13歲時實現了這個願望。她父親存了兩年錢才把電視抱回家——一台洋氣的14吋西湖牌黑白電視,四百多元。此前,她一直在鄰居家蹭電視看。每蹭一次電視,要來回上下爬32層樓梯,因為鄰居住在隔壁單元9樓。但她風雨無阻,還得趕早。“當時《霍元甲》、《射雕英雄傳》、《再向虎山行》等這些港台劇播出,重慶街頭幾乎萬人空巷,因為所有人都守在電視前。”

  那時候一般隻能接收兩個台:2頻道中央電視台和8頻道重慶電視台。條件好的人家在屋頂安了十字形的天線接收信號,可以收到四川電視台與重慶二台。“電視上老有雪花,鄰居時而跑去屋頂神秘搗騰半天,有時還要安排一個人站在天線旁邊扶著當‘人造WIFI’。實在急了,使勁拍兩下電視,畫面居然神奇般地好了!”

  為了接收信號,人們想出了更多辦法。“有人買來鋁鋅線,從電視天線接到屋外向上弄個U字形。”像冉文這樣的熊孩子,經常偷偷在樓上將天線撥個方向,惹得樓下的人火冒三丈:“樓上的,吃錯藥了邁?”

  但是,這些都不會影響看客的心情。黑白電視機簡直就是一個神秘的魔盒,給大家貧瘠的精神生活注入了無限樂趣。

  最早的“收費電視”,5分錢一人

  1984年、1985年兩年間,重慶商場的黑白電視機開始瘋賣,在重百、群林市場等老商場,黑白電視機都成了熱門商品。王夢南父親的朋友在解放碑一家商場裡賣電視,賣一台電視機獎勵一毛錢,有一個月居然賣了五六百台,獎金比工資還要高,讓周圍人羨慕不已。

  渝中區十八梯綜合樓18樓住戶朱燕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視還是稀罕物時,儲奇門菜市場就興起了最早的“收費電視”:有人在月台壩往菜市的路口旁租了一間大房,黑白電視放在櫃上,屋裡擺滿了長椅。一到晚上,下班看電視的人魚貫而入,5分錢一人,時間不限,童叟無欺。

  后來,為了提高消費者觀影質量,老板還買來三色塑料片貼在黑白電視屏上,這大概就是重慶最早的人造彩電了!

  重慶首台黑白電視1972年問世

  金鵲金鵲(重慶話念“qio”),背都要背駝﹔紅岩紅岩(重慶話念“挨”),買倒豆該捱!這句話如果你聽過,恭喜你:重慶中老年資格証書妥妥到手了!

  這兩個牌子說的就是重慶國營無線電廠(現“金美通信”)生產的金鵲電視和重慶無線電三廠生產的紅岩電視。老一代人說,以前國產配套元件質量不過關,加上重慶天氣潮濕,這些電視經常出故障。當時的售后服務,是自己把電視機背到維修部去修理,所以重慶人就有了這樣的順口溜。

  重慶第一台電子管黑白電視機,誕生於1972年江北區電測村2號的無線電三廠。不過,如今的無線電三廠舊址,方圓數裡的廠區已成為廢墟,圍牆上到處可見紅色“拆”字。不遠處並排著兩幢空無一人的職工宿舍,辦公樓已拆成了空架。這一帶沿路電線杆上,仍然可見“無線電三廠”的標識。

  老張在拆遷現場值班。從1985年到廠裡當工人,到上世紀90年代買斷工齡自謀職業,作為無線電三廠的職工,他對曾經的輝煌仍記憶猶新。“那時候,生產電視的國營廠俏得很,供銷科更是不得了,效益好福利好。”

  離此幾百米的家屬區,退休工人們則透露了更多信息:廠子最多時有1700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廠裡的電視機產量增長很快,常常缺貨,生產一批馬上賣光,黑白電視機就是在那些年進入了普通老百姓家裡。”到了上世紀90年代,廠裡生產技術和產品逐漸落后,幾經重組仍無起色,不久破產。

  眼下,這片距觀音橋商業區僅十分鐘路程的地塊,據說將用於商業開發。而老廠的輝煌,其實早已暫停在二十多年前那個隻有“黑白”的歲月裡。

  黑白電視成藏品,最高賣上千元

  在重慶,黑白電視從1972年誕生到上世紀90年代初淡出市場,市面上能看到的黑白電視已經鳳毛麟角。不過,在藏品市場偶爾還能覓其蹤影。

  在渝中區中興路舊貨市場孫建民藏品攤位,黑白電視機藏品數量算是這個市場的大戶,店裡一共有十幾台黑白電視。他告訴記者,他的藏品中包括上世紀70年代的9吋英雄電視,由於年代久遠,目前已無聲音圖像,但售價仍高達800元。記者還看到了紅殼的外國黑白電視,包括9吋的東芝、日立電視等。

  孫建民告訴記者,在他這裡來租買黑白電視的隻有兩類人:一是收藏愛好者,二是布展商。價格得看電視機的年代、品牌、型號及尺寸而定,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孫建民店裡藏了不少老寶貝,包括舊唱片機、錄音機、卡帶機等。他說,閑來無事,他和朋友喜歡坐在門口小桌旁,在卡帶機放一盤陳百強或梅艷芳的老歌,守著那一台台沉寂了多年的黑白電視,抽一根煙,喝一杯茶,講一個老故事。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