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2017年歸母淨利潤強勁增長42.8%,派息大幅提升100%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香港、上海,2018年3月20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平安”、“集團”或“公司”,股票代碼:香港証券交易所2318,上海証券交易所601318)今日公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年業績。
2017年,中國平安整體業績實現持續、強勁增長。集團實現淨利潤999.7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8.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890.88億元,同比強勁增長42.8%﹔首次引入營運利潤指標,剔除短期波動影響后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營運利潤947.08億元,同比增長38.8%。基於長期堅持價值經營策略及代理人隊伍量質齊升,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持續提升,同比大增32.6%。
在公司業績持續強勁增長及償付能力保持充足穩定的有力支撐下,平安大幅提升現金分紅水平。集團董事會建議派發2017年末期股息每股現金1.0元(含稅),加上已派發的2017年中期股息每股現金0.5元(含稅),全年每股股息1.5元,同比增長100%。
得益於個人客戶數量的持續提升和對客戶價值的深入挖掘,平安個人業務價值快速提升。截至2017年末,集團個人客戶數較年初增長26.4%至1.66億,客均合同數較年初提升5.0%至2.32個,客均利潤同比提升14.2%至355.85元。同時,集團超過40.4%的新增客戶來自於集團互聯網用戶,新增客戶中包括1,872萬互聯網用戶。
2017年,平安確立了未來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的戰略規劃,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雲、大數據和安全等五大核心技術為基礎,深度聚焦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兩大領域,幫助核心金融業務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體驗,強化風控,不斷提升競爭力。同時,通過輸出創新科技與服務,搭建生態圈與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價值,致力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2017年集團核心經營亮點: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890.88億元,同比增長42.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營運利潤947.08億元,同比增長38.8%﹔全年淨資產收益率(ROE)達20.7%。
派息大幅提升,擬向股東派發每股現金1.0元,全年合計每股派息1.5元,同比增長100%。
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2.6%,全年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ROEV)為35.5%﹔代理人規模138.60萬,較年初增長24.8%﹔
產險原保費收入破2,000億元,市場份額提升1.3個百分點,綜合成本率為96.2%,淨資產收益率(ROE)為20.0%,處於健康水平。
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佔比44.1%,同比上升13.5個百分點﹔零售業務淨利潤佔比67.6%,同比上升26.4個百分點﹔零售客戶資產(AUM)增長36.2%至10,867億元。
陸金所控股資產管理規模達4,616.99億元,較年初增長5.3%﹔管理貸款余額2,884.34億元,較年初增長96.7% ﹔並首次實現全年整體盈利。
平安好醫生累計注冊用戶超1.9億,已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融資,規模為4億美元,投后估值達54億美元,並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集團新孵化出平安醫保科技和金融壹賬通兩家“獨角獸”,並已完成首次融資,分別成功集資11.5億美元和6.5億美元,兩家公司的投后估值分別達到88億美元和74億美元。
2017年集團創新科技成果:
2017年平安的專利累計申請數高達3,030項,較年初增長262.0%,涵蓋人工智能、區塊鏈、雲、大數據和安全等多個技術領域。
平安的人臉識別技術准確率達99.8%,聲紋識別文本相關准確率達99.7%,達世界領先水平。
醫療影像研究在國際醫學影像領域權威評測LUNA排行榜上,分別以95.1%和96.8%的精度取得“肺結節檢測”和“假陽性篩選”的雙世界第一。
首次應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建立流感、手足口病預測模型,精度達90%以上。
集團:個人業務利潤貢獻佔比66.2%,提升0.8個百分點﹔新增客戶中40.4%來自於集團互聯網用戶
平安始終堅持以個人客戶為中心,持續提升傳統金融渠道和互聯網渠道的服務能力。截至2017年末,集團個人客戶數達1.66億,較年初增長26.4%,新增客戶數4,630萬,同比增長20.5%,新增客戶中有1,872萬來自於集團互聯網用戶,在新增客戶中佔比40.4%。互聯網渠道及傳統渠道並重,已成為平安客戶數量穩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期內,集團個人業務的利潤貢獻為589.75億元,佔比66.2%,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集團個人客戶人均持有2.32個合同,較年初增長5.0%,實現客均利潤355.85元,同比增長14.2%。隨著平安綜合金融戰略的不斷深化,客戶在各產品線之間交叉滲透程度不斷提高。截至2017年底,集團個人客戶中有28.5%同時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
得益於持續構建多元化的核心金融產品線及互聯網服務線,截至2017年末,集團互聯網用戶較年初大幅增長26.0%至4.36億,用戶在各互聯網平台之間的遷徙量為8,123萬人次,平均每個用戶持有平安2.22項服務,較年初增長14.4%。同時,2017年月均活躍用戶7,356萬人,同比增長18.7%,用戶活躍度逐步提升﹔全年累計高活躍用戶佔比24.2%,用戶黏性持續增強。
核心金融業務: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大增32.6%,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35.5%﹔產險市場份額提升1.3個百分點﹔銀行零售業務淨利潤佔比提升至67.6%
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依托產品、科技兩大核心競爭力,推動內含價值及規模持續、健康、穩定增長。2017年,盡管受到134號文件實施的影響,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仍同比大增32.6%至673.57億元﹔代理人規模較年初增長24.8%至138.60萬,創歷史新高﹔代理人產能穩步提升,人均每月首年規模保費8,373元,同比增長7.1%。期內,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內含價值較年初增長37.8%,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ROEV)達35.5%,同比提升8.5個百分點。2017年,平安壽險實現淨利潤347.32億元,同比增長42.1%,主要得益於剩余邊際攤銷的快速增長。
2017年,通過利用科學的資產負債管理手段,平安的保險資金實現總投資收益率6.0%,淨投資收益率5.8%,業績優於行業平均水平以及5%的長期內含價值投資回報假設。
平安產險通過科技創新及應用,進一步提高客戶服務時效、優化服務體驗,形成技術壁壘,打造公司差異化競爭優勢。2017年,平安產險原保費收入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21.4%,使產險業務錄得20.5%的市場份額,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綜合成本率96.2%,淨資產收益率(ROE)為20.0%,持續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其中,車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1,705.08億元,同比增長14.8%,市場佔有率達22.7%。平安產險首推的“510城市極速現場查勘”服務時效持續提升,車險92.9%現場案件實現10分鐘內極速處理。
同期,平安銀行全面推進智能化零售銀行轉型,實現淨利潤231.89億元,同比增長2.6%﹔零售轉型增長勢頭良好,零售業務營業收入佔比44.1%(2016年:30.6%)、零售業務淨利潤佔比67.6%(2016年:41.2%)。零售客戶數同比增長33.4%至6,991萬,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增長36.2%至10,867億元,零售貸款增速達57.0%,企業貸款則下降8.5%。資產質量的逐步改善証明了零售轉型奏效,不良貸款率及關注貸款率較年初分別下降0.04、0.41個百分點。
2017年,平安信托全面加強風險管控,深化業務轉型,淨利潤同比增長70.4%,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長19.2%﹔平安証券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淨資產收益率(ROE)達行業均值的1.3倍,淨利潤同比僅略降4.2%,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2.6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8.1%。
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業務:孵化四家“獨角獸”,平安醫保科技及金融壹賬通估值分別達88億美元及74億美元
近年來,平安不斷利用豐富的場景,打造成熟的科技應用,然后集成為核心科技能力向社會輸出服務。經過多年培育,平安的科技成果凸顯,孵化出多個科技創新平台。
陸金所控股作為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於利用科技賦能的金融DNA來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從而令個人財富與資產管理更加輕鬆、安全及高效。2017年,在財富管理、消費金融、機構間交易等重要業務領域,陸金所控股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末,資產管理規模達4,616.99億元,較年初增長5.3%﹔管理貸款余額2,884.34億元,較年初增長96.7%﹔首次實現全年整體盈利。
平安好醫生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用科技讓人類更健康。截至2017年末,平安好醫生累計為超1.9億用戶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平安好醫生自有醫療團隊888人,外部醫生約2,100名。健康商城可為用戶提供7*24小時的1小時藥品快遞服務,覆蓋北上廣深等全國14個城市。
金融壹賬通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戰略賦能型金融科技服務平台,已推出智能銀行雲、智能保險雲、智能投資雲等領先科技。截至2017年末,金融壹賬通已為468家銀行、1,890家非銀金融機構(包括14家保險公司)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全年征信查詢量超9億次,同業交易規模破10萬億元。目前,其已完成6.5億元首次融資,投后估值74億美元。
平安醫保科技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好的科技驅動管理式醫療服務平台,已累計為超過200個城市和8億人口提供醫保、商保管理服務,商保自動化運營網絡接入超2,000家醫院,“城市一賬通”APP上線超過26個城市。基於國內首創的疾病分組器Ping An Grouper,結合神經網絡先進算法,醫療總支出預測准確率高達99.7%,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目前,平安醫保科技已完成首次融資,融資規模為11.5億美元,投后估值達88億美元。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平安創立30周年。中國平安自創立之日起,就與時代同呼吸,與祖國共命運,始終秉承“在競爭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的經營理念,銳意進取、積極創新。在30年的發展與實踐中,中國平安一直是中國公司治理的標杆和典范,並持續創造優良的業績,過去15年,公司的總資產、淨利潤實現近30%復合增長率﹔納稅貢獻力度持續提升,2017年全國納稅總額達994億元(含代扣繳稅收),日均繳稅2.7億元。
展望未來,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表示:“站在新三十年征程的起點上,平安將緊跟國家戰略步伐,扎實服務實體經濟,著力防范金融風險,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公司發展。平安將以‘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的公司願景為方向,依托技術人才、資金、場景、數據等方面的優勢,借助眾多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及應用,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致力成為行業和科技的領跑者之一,讓科技成為平安新的引擎和盈利增長點,給公司的價值帶來飛躍式的提升。”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