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是職場“生死線”?高端人才“35+”很吃香

35歲是職場“生死線”?
獵頭招聘高端人才 “35+” 很吃香
在人力資源市場,有個35歲危機的說法——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都明文規定隻要35歲以下求職者,就連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招聘等,也都有個35歲的門檻兒。35歲儼然成為職場“生死線”。2017年,就有一條華為清退34歲以上員工的新聞被炒得鋪天蓋地,這種“35現象”更加加重了人們對中年危機的恐懼。35歲,就真如傳說中那樣遭人嫌棄嗎?
上周末,國內知名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舉辦了首屆獵頭見面會,打頭陣的就是“35歲高端人才專場”,頂尖獵頭機構悉數到場,邀請了數百位資深獵頭入場提供面對面的指導、咨詢。眾所周知,獵頭的目標往往是高學歷、高職位、高價位的技術骨干或高層管理人員,而能夠積攢到足夠的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並且做到技術骨干或公司高層管理者,往往都是需要時間的沉澱和打磨的,因此,獵頭們對“獵物”的年齡其實並不太在乎,反而是年齡越大,越有市場。每個獵頭手裡都有大把的企業資源,他們會根據應聘者的情況,為其推薦最合適的職位。這些高端職位有CIO、CTO、大數據總監、算法專家、金融總監、智能產品經理等。而求職者也毫不遜色,80%以上都是公司高管或總監級別的人物。與職位的高端相對應的是令人驚嘆的高薪酬。記者看到,現場提供的職位薪酬均是年薪制,30萬元起步,50萬至80萬元是“正常價”,還有互聯網公司產品VP、副總裁等職位,年薪可以達到200萬元以上。
“從我們的后台可以看到,35歲以上的求職者佔到總量的60%左右,這些人是職場的中堅力量,可以叫精英人才,企業對他們的需求量也很大。”獵聘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部分人也不像過去那樣保守,一輩子死守在一家公司,跳槽意願非常強烈。以前大家接獵頭電話時還要小心翼翼,生怕老板聽到,現在觀念不一樣了,跳槽變成一件公開的事情。“很多人都不再介意當著老板的面跟獵頭通電話,其目的就是要讓老板知道,我很搶手,價值很高,你要給我加薪了。”
對於35歲以上的跳槽者,他們的目標並不僅僅是更高的薪資待遇,而是更廣闊的平台和發展前景,他們希望能夠施展才華,實現個人價值。“35歲是職場的瓶頸期,一些有志者在原單位受到各種束縛,空有一身抱負,卻沒有施展的空間,因此他們願意從原來舒適的環境中跳出來,挑戰自己。”一位獵頭告訴記者。不少應聘者來自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或大型國企,有人還擁有副處級或處級干部的身份,這些都是令人羨慕的鐵飯碗,舍棄也需要很大的勇氣。求職者朱先生表示:“我在國企待到現在,曾經滿滿的激情已經被消磨殆盡,生活和工作變得索然無味,打算重新思考職業方向,找回曾經的激情和拼搏的動力。”獵頭針對他在國企的工作經驗和豐富的人脈資源,為他接洽了某知名民企的商務運營管理崗位。獵頭表示:“很多人認為,自己在政府機關或者國企裡面待了那麼多年,出來會找不到合適的職位。其實不然,比如說,很多企業都有政府關系經理這類的職位,從機關出來的人了解政策走向,有著良好的人脈資源,他們擅長爭取政府支持,維護政府關系,處理各類公關危機,這樣的人才很受歡迎。”本報記者 代麗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