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業追趕汽車時代 推倒企業金字塔組織架構

雙星建立的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 資料圖片
中國輪胎業鉚勁追趕汽車時代
編者按:
近日,青島雙星並購錦湖輪胎的消息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
過去,輪胎行業的兼並重組往往都是本土企業被跨國公司收購,國內企業並購國外品牌的案例鮮有發生。在國內外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青島雙星的這一舉動,被業界視為國內輪胎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所進行的積極調整。
汽車和輪胎就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汽車產業的興起,也就不會有輪胎業的復蘇。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汽車生產第一大國,中國輪胎業也站上了產銷量世界第一的位置。然而,中國整個輪胎產業卻呈現出大而不強的局面,無論是制造水平、產品附加值還是品牌集中度都不太高。在中國汽車業如火如荼發展的今天,中國輪胎業也需要鉚足勁追趕屬於中國的汽車時代。
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中國輪胎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需求。如何抓住“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機遇期,改變目前大而不強的局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為中國汽車產業“換道超車”加大馬力,成為中國輪胎業目前最為急迫的課題。
作為具有97年歷史的老國有橡膠企業,雙星於2014年開啟了“二次創業”的征程,建起全球輪胎行業領先的工業4.0智能化工廠,率先探索輪胎行業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為中國輪胎行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啟示。
中國輪胎產業面臨“三低”
目前,世界輪胎行業高度集中。美國《輪胎商業》發布的2017年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顯示,銷售額超過百億美元的企業有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和大陸4家,這些廠商大都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研發能力,引領著世界輪胎行業發展方向。
中國輪胎工業發展迅速。2005年,中國輪胎產量達到2.5億條,超過美國的2.28億條,成為世界第一輪胎生產大國。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輪胎年產量達9.26億條,同比增長5.4%。業內人士預測,2018年中國輪胎年產量將超過10億條。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理事長、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告訴記者,雖然中國輪胎產量很大,但“大而不強”,主要表現在“三低”:品牌集中度低,中國大陸進入全球輪胎75強的企業有34家,但總銷售額還不如第二名多﹔產品附加值低,中國輪胎產量超過全球三分之一,但銷售收入僅佔20%左右﹔制造水平低,高端輪胎的設計、工藝、設備等大都處在學習和模仿階段。
抓住工業4.0機遇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雙星是從2008年全面轉行到輪胎和機械產業的,中國輪胎行業面臨的“三低”在雙星同樣存在:廠房、設備和工藝落后,毛利率、質量、能耗和用戶美譽度都大大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企業在虧損的邊緣上徘徊。
2013年,柴永森出任雙星集團董事長,帶領企業開始“二次創業”。“全球制造業都在向工業4.0、智能制造轉型,這是全球輪胎行業面臨的挑戰,也是中國輪胎行業奮力趕超的重要機遇。”柴永森說。
在全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中,雙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淘汰落后產能,將60%不盈利、質量差、能耗高、美譽度低的產能統統定為落后產能,年產能400萬條的斜交胎和年產能200萬條的普通全鋼胎被淘汰。
2016年6月,雙星建成全球輪胎行業首個卡客車胎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並投產,將人工效率提高了3倍,產品不良率降低了80%以上﹔2017年7月,雙星的乘用車胎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全線投產﹔2017年12月,雙星決定投資15億元,將位於湖北十堰的雙星東風輪胎工廠搬遷,並借機建設全球領先的輪胎工業4.0智能化工廠。
雙星輪胎制造本部總經理周士峰介紹,雙星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採用雙星獨創的MEP智能信息匹配系統,實現物、人、設備、位置的信息智能匹配,解決了全球以液體或粉體為原料的制造企業無法全流程實現智能制造的難題﹔工廠採用的APS智能排產系統,被德國西門子專家稱為“全球第二家將APS應用到實際生產中的輪胎企業,走在了世界前列,引領了世界輪胎智能制造的方向”。
“通過工業4.0智能化工廠建設,雙星的產品質量、成本與效率、交貨期和安全性等四方面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周士峰說。
以用戶為中心推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雙星的工業4.0智能化工廠走在了世界輪胎行業前列,但這不是雙星的目的,他們要以此為基礎開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我們的工業4.0智能化工廠不僅實現了產品精益化,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產品模塊化,為輪胎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創造了條件。”柴永森說,“現在我們可以提供輪胎花紋、結構、配方和顏色四大類的個性化輪胎定制。”
輪胎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首先要解決的是安全問題,因為有些胎側和胎面是不能組合在一起,否則就有安全隱患。雙星將目標用戶細分為車廠、車隊、4S店、汽修廠和消費者等八大類,利用大數據將繁雜的個性化需求歸類為基本需求和可變需求,並通過上千次試驗保証各種模塊組合的安全性。
現在,隻要登錄雙星的星猴網,提交車系車型等信息,再選擇經常出行路況以及輪胎所需具備的性能,包括耐磨、耐扎、防撞等,最后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輪胎顏色。這時,后台會根據用戶提交的信息生成輪胎立體模型和訂購價格。
現在的雙星不再是一條胎走天下,已推出了勁倍力防火專用輪胎,具有良好阻燃性,可應用於消防、危化品運輸、礦山、公交、校車等多領域。狂野大師系列輪胎的安全特性突出,胎肩部採用盾形仿真設計,可提高胎側強度,能有效防止胎側擦傷﹔胎側中添加防彈衣材料芳綸短纖維,可輕鬆抵御高速撞擊。此外,這款輪胎還擁有“黑科技”,應用智能納米材料有效自動修復輪胎扎孔,即使輪胎被釘子扎了車照樣能跑。
但是,有人定制西裝,會有人定制輪胎嗎?
“制造業市場過去一直被大企業所壟斷,進行大規模、低成本和批量化生產。其實,制造業細分有太多的市場,小的市場可以再細分,再培育,制造業細分市場潛力巨大,大有可為。”柴永森說,“我們的定制業務量一直在增長,雖然還未形成風尚,但這是趨勢。一旦定制時代來臨,機會一定是留給有准備的人。”
柴永森表示,工業4.0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如果在物聯網時代找不到用戶需求,不能開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生產的越快、越多則損失越大。
推倒企業金字塔組織架構
要開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光有工業4.0智能化工廠還不夠,還需要單元化的組織企業架構作為保障。因為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核心是滿足用戶需求,這就需要員工組成不同單元,始終與用戶緊密相連。為此,雙星推倒傳統的金字塔式企業組織架構,探索組織平台化和內部市場化。
雙星開放所有內外部資源,以星猴網和創客網等為載體,將所有用戶、上下游資源商全部納入其中,大家可以在上面發布需求、難題和課題,通過協同創新,在滿足用戶需求、解決難題和完成課題的過程中創造價值,分享價值。
在雙星內部,員工被分成了三類單元:研發單元、制造單元和市場單元。這三種單元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結算,並且要求開放前后端資源,誰能滿足用戶需求誰來做,誰的滿意度高誰來做,滿足用戶需求越多、滿意度越高,分享價值也就越多。
“企業組織內部經營單元化、市場化,目的是調動每個員工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挖掘他們的潛力以創造最大價值。”柴永森說,“在這種機制下,他們不光能滿足用戶需求,還能創造需求,因為有些需求在創造之前是不存在的。”
向輪胎行業全產業鏈拓展
雙星開展輪胎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供的不再是輪胎本身,而是提供與輪胎相關的服務。因為在物聯網時代,企業要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即時服務,而硬件只是工具,是服務當中的一個要素。
雙星集團服務中心總經理史元政說,雙星建立了汽車后市場“服務4.0生態圈”,線上搭建整合星猴網、社會網、創客網、星猴車政平台,線下搭建體驗店、加盟店、移動星猴服務網絡,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汽車服務,實現用戶線上購買、線下到店或上門服務,整個流程從用戶交互、體驗、交易,到選擇服務方式、實際上門服務、服務評測,都實現了全流程閉環。
其中,星猴車政平台通過共享思維與模式,整合汽車后市場產品與服務資源,搭建“人、車、生活”服務平台,由服務商為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一站式滿足用戶用車、養車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實現平台、服務商、用戶三方共贏。
雙星在工業4.0智能化工廠建設過程中,80%機器人是其自主研發和生產。雙星依托這些成果和經驗,建設了智能裝備產業園,生產高端橡膠裝備、環保裝備、鑄造裝備、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
2014年以來,雙星與德國西門子共同成立輪胎行業的工業4.0創新中心,打造符合工業4.0標准的輪胎智能化生產方案﹔雙星與瑞典ABB聯合成立機器人應用研發技術中心,研發制造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雙星與韓國現代合作,進軍工業智能物流。
柴永森介紹,廢舊輪胎污染一直是困擾輪胎行業發展的大難題。雙星集全球橡膠裂解專家之智,開發出廢舊橡膠(輪胎)綠色生態循環利用智能裝備,把廢舊輪胎裂解成初級油(精煉后可作為汽車燃油)、炭黑(可用於再生產)、鋼絲(可再次冶煉使用)和可燃氣(作為自身能源),實現變廢為寶。
2017年12月,雙星在河南開建廢舊橡膠綠色生態循環利用工業4.0智能化示范基地。雙星計劃把這個項目打造成為行業樣板並復制推廣,打造廢舊橡膠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的“聯合艦隊”,推動廢舊橡膠循環利用行業向更綠色、更環保的方向加速前進。
國際並購是雙星提升自我競爭力的又一大路徑。今年3月初,雙星與韓國產業銀行為首的錦湖輪胎債權團達成一致,雙星將以增資方式持有錦湖輪胎45%的股權,並成為其控股股東。這項增資大約折合40億元人民幣,預期今年三季度完成交割。
“雙星的優勢是卡客車胎,錦湖的優勢是轎車胎,雙方正好實現優勢互補。”柴永森說,“另外,雙星將用好錦湖的渠道和品牌優勢,盡快將雙星和錦湖輪胎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國際化企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