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買了碎屏險也尷尬 手機屏碎去非官方維修點換屏將脫保?

2018年04月16日08:50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買了碎屏險也尷尬 手機屏碎去非官方維修點換屏將脫保?

  買了“碎屏險”,手機屏破也尷尬 去非官方維修點換屏,“脫保”誰負責?

  大屏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而碎屏這種讓用戶心疼的事也時有發生,於是手機碎屏險應運而生,消費者買新機帶一份碎屏險,挺好。然而近日南京消費者萬先生遭遇尷尬,自己要使用碎屏險,卻發現維修點非手機官方指定,換屏面臨脫保風險,這讓他很是為難。最終在消費評審團欄目的介入下,問題圓滿解除。親愛的消費者,遇到同樣情況要記得參考這個案例來處理,維護好自己權益哦。 通訊員 郭愛珍 王芙蓉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郁

  消費者遭遇

  防碎屏,買了手機碎屏險

  去年年底,消費者萬先生在五星家電賣場購買了一部2099元的華為手機。銷售人員告訴他,他們這裡推出了手機碎屏險的服務,萬先生可以考慮購買。

  “現在手機屏幕大了,確實容易碎,想想就選擇了一款購買。”萬先生告訴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欄目記者,在一番比選之后,他在該賣場購買了一項價值99元的半年期碎屏險服務。根據服務內容,他的手機如果在購買之日后的半年之內,出現碎屏意外,可以享受免費換屏的服務。

  屏碎了,換屏發現新問題

  今年4月初,萬先生的這款華為手機不小心被他摔到了地上,屏幕碎了。此時的萬先生還慶幸自己購買了碎屏險。他帶著碎屏險的購買憑據找到了賣場,尋求換屏服務。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賣場方給他提供的換屏地點並不是華為指定的官方維修地點。

  “我手機還在三包期內,如果是私自換屏幕,就將影響后續的保障。”萬先生向經銷商提出自己的疑慮。對方表示,他們的碎屏險就隻提供賣場指定的維修經營點,如果不同意這樣的處理方法,他們可以把之前收到的99元碎屏險費用退給他。

  記者調查

  沖突:去非官方維修點換屏將“脫保”

  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欄目隨后與五星大賣場所在轄區的六合市場監督管理局雄州分局和六合區消費者協會取得了聯系,共同介入對該事件的調查。

  在萬先生提供的碎屏險消費憑據上,記者看到,五星大賣場當時給萬先生開的99元發票上寫著“延保類型:碎屏保障”字樣,同時附贈了一張“星樂保”延長保修服務協議。在該“協議”的內容中,並未約定維修地點。

  五星電器六合店的工作人員表示,根據該協議內容,他們隻需要兌現換屏的承諾,並不需要確定是華為指定的售后點維修。

  如果是非華為的售后維修點換屏是否會影響手機今后的品牌質保?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欄目記者隨后致電華為售后熱線,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如果不在華為指定的售后維修,視作人為自行拆卸,華為將不再承擔質保義務。

  消協:消費者官方維修訴求應支持

  針對調查,六合區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張明指出,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三條:“列入目錄的產品實行誰經銷誰負責三包的原則。”以及我國民事法律規定的“誰主張誰舉証”的條款。

  在該起糾紛中,消費者要求換屏並到華為指定售后維修機構修理是合理訴求。

  對於消費者要求經銷商履行后期三包義務,應該視檢測情況而定,如果經過華為售后檢測,僅是屏幕損壞,而無其他原配件和主板等損壞,經銷商應履行三包義務,因此不能通過自己的條款規避,而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最新進展

  經銷商同意消費者去華為換屏

  “在你們的介入下,商家同意我去華為換屏,並報銷相關費用。”萬先生告訴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記者,五星電器已經同意把手機送到華為指定的維修點修理,由經銷商支付屏幕損壞維修費,這也就規避了脫保的風險。

  另一個碎屏險問題

  碎屏險不保“內屏”?

  維修還要消費者掏錢!

  遭遇碎屏險使用困擾的消費者還有劉先生。

  劉先生介紹,前段時間自己買了一部價值2000余元的手機,后來在商家的推薦下購買了價值120元的碎屏險服務。如果手機屏幕碎裂了,就可以到店裡免費更換,而且可以讓手機延保。

  聽了商家介紹,劉先生當即支付了費用。可是付錢之后,對方也沒有給其提供相關書面合約,只是告訴他,碎屏險的內容已經錄入系統了,來了之后隻要報手機號碼即可。

  大約過了兩個月,劉先生不小心將手機屏幕摔裂了,隨后來到手機店提出質保要求。此時商家提出,維修手機會產生200元左右的費用。

  “我買了碎屏險,怎麼又要收費呢?”劉先生提出質疑。商家稱,劉先生所購買的“保險”隻針對手機外屏,但是他的手機現在是內屏電子元件出了問題,200元左右的費用是維修內屏的材料費、工時費等。這讓劉先生感到非常生氣。

  這事目前還在協調。

  有請專家評審

  關鍵條款要明示

  商家不能含糊其詞

  張明(六合區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手機碎屏險,即是手機碎屏意外保險,是一種隨著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應運而生的保險,初衷是為了方便消費者,給消費者帶來權益保障,然而在實際購買當中,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呈現上升趨勢。此類投訴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商家以缺貨、人手不夠等理由拖延更換屏幕﹔二是商家以手機損壞后未在規定時間內送去指定處鑒定、手機外觀磨損、屏幕漏液、享受過多次出險理賠等為由拒絕履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碎屏險銷售渠道不一,有手機品牌廠商提供的碎屏險,也有通過第三方平台購買,還有直接從保險公司購買。消費者在選擇購買渠道時要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如果手機在保修期內購買碎屏險,盡量選擇手機廠家官方提供的此項服務,避免保修期內經第三方商家更換屏幕后,保修服務受到影響。

  其次,購買碎屏險之前要明確碎屏險的服務范圍,特別是保險期限、理賠范圍、免責條款等重要條款要明示清楚,對於描述不清的條款,建議消費者事先與商家問詢清楚后再決定是否購買。

  同時,工商部門也應提醒商家在經營中對消費者應該盡到解釋清楚的義務,避免事后因責任劃分不清引發糾紛。

(責編:趙爽、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