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不同於正常返利促銷,存在巨大風險隱患

消費高返利,坑你沒商量(理財參謀)

本報記者  吳秋余
2018年04月23日04: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些互聯網第三方平台打著“創業創新”的旗號,開展高額購物返利促銷,但往往高額返利難以實現、資金安全無法保障、運營模式存在違法風險。一旦資金鏈斷裂,參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滿500返500,滿1000返1000”“消費=存錢=免費”“低門檻、高收入、小投資、大回報”……最近,不少互聯網第三方平台打著“創業創新”的旗號,以“購物返本”“消費等於賺錢”“你消費我還錢”為噱頭,承諾高額甚至全額返還消費款、加盟費等,以此吸引消費者、商家投入資金。

  正常的返利促銷本是商家為加快商品銷售所採取的重要手段,但這類打著“互聯網+”旗號的所謂返利,卻有點變味了,其返利動輒100%,甚至是消費額度的數倍,這麼巨大的誘惑,讓很多消費者難以自控。如此前曾被立案的微商“博邦商城”,以吸引消費者買茶油的名義,宣稱可以“投資7200元返利22000元”,並可通過發展下線層層分紅,目前商家已人去樓空,數萬名注冊投資人巨額投資血本無歸。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等六部委聯合出台了《防范“消費返利”風險謹防利益受損》的風險提示公告,指出此類“消費返利”不同於正常商家返利促銷活動,存在巨大風險隱患:

  ——高額返利難以實現。返利資金主要來源於商品溢價收入、會員和加盟商繳納的費用,多數平台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正當實體經濟和收益,資金運轉和高額返利難以長期維系。

  ——資金安全無法保障。一些平台通過線上、線下途徑,以“預付消費”“充值”等方式吸收公眾和商家資金,大量資金由平台控制,存在轉移資金、卷款跑路的風險。

  ——運營模式存在違法風險。一些平台虛構盈利前景、承諾高額回報,授意或默許會員、加盟商虛構商品交易,直接向平台繳納一定比例費用,謀取高額返利,平台則通過此方式達到快速吸收公眾資金的目的。部分平台還採用傳銷手法,以所謂“動態收益”為誘餌,要求加入者繳納入門費並“拉人頭”發展人員加入,靠發展下線獲取提成。平台及參與人員的上述行為具有非法集資、傳銷等違法行為的特征。

  此外,這類平台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一旦資金鏈斷裂,參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按照有關規定,參與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風險自擔,責任自負,參與傳銷屬違法行為,將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這類平台往往很難查處,一家平台跑路了,把代碼抄一遍,另一家新的平台馬上就起來了。”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返利”的騙局層出不窮,甚至愈演愈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技術門檻越來越低、違法成本也不高,即便平台因資金鏈斷裂而崩盤,也可以迅速另起爐灶。

  專家提醒,互聯網交易平台往往監管相對薄弱,消費者應該特別防范一些商家不正常的促銷行為,尤其對於那些需要預付大量資金、鼓勵拉攏親朋好友消費的商家,消費者需要特別留意,不要一味追求低價格、高返利,否則很容易陷入商家精心布置好的陷阱中。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3日 18 版)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