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恩格爾系數首次低於30%,中國首次進入聯合國劃分的富足區間。這表明,除了吃飽、吃好——
中國人還有更多追求

![]() |
5月4日,北京市民在朝陽區金台路一家超市內選購水果。 |
![]() |
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變化情況 |
![]() |
四月二十七日,江西省德興市李宅鄉立信居委會七十六歲的空巢老人金冬梅,開心地在愛心驛站吃上熱氣騰騰的午餐。 |
![]() |
4月29日,5000名路跑愛好者參加江蘇南通開沙島跨江半程馬拉鬆和迷你馬拉鬆兩個組別比賽。 |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在北京市一家企業上班的“80后”王先生一家三口去菲律賓旅游,回來還給同事、朋友帶了很多禮物。他參加工作5年多,出國旅游的底氣來自於近些年家庭收入的增長。“剛工作時,每個月工資的一半要用來買家裡吃的食物,現在我的工資增加了一半,每個月把1/3的工資花在買進口食品、綠色食品上,食品消費總體比例還是大幅度降低了。”
王先生的生活是如今大多數“以食為天”的中國人變化的縮影: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而且在吃以外有更多更好的追求。
前段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指出,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9%,中國第一次進入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的富足區間。根據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的觀點,一個國家的恩格爾系數越低,國家也就越富裕。
專家表示,恩格爾系數直觀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展現了新時代中國人不僅要吃飽、吃好,而且正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富足國家行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如何實現人民全面小康,依然重任在肩。
1.食物消費佔比降了一半多
一個國家及其居民,富裕和貧窮的標准是什麼?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是恩格爾系數,它被認為是對一個家庭或國家富裕程度直觀簡潔的度量。
恩格爾是十九世紀中期德國的一名統計學家,他提出了一個著名原理:每個國家居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費用佔比越大,這個國家越窮﹔反之,這個國家越富。這就是恩格爾系數的由來。
聯合國糧農組織據此劃分出國家貧富的標准: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的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的為最富裕。
從數據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恩格爾系數變遷,是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的一個直觀反映。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改革開放開始的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11元,恩格爾系數為57.5%,處於剛剛溫飽狀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16元,恩格爾系數為67.7%,還處於貧困狀態。經過25年實干、苦干,2003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降為40%,屬於小康級別。這個階段,“吃”對很多家庭來說不再是問題,小汽車、房產開始成為消費大項。又經過10多年,2015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進一步降為30.6%,屬於相對富裕級別。到了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9%(城鎮28.6%、農村31.2%),進入了富裕區間,比改革開放初期總體下降了一半多。
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何能從40年前的“5字頭”“6字頭”降到現在的“2字頭”?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主要原因是過去這些年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收入不斷增長,財富不斷積累。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實際增長7.3%,高於經濟增長速度。
那麼,除了“吃”,人們的錢花到哪兒去了呢?貴州貴陽市民陳小姐是一個“90后”,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每個月工資8000多元,每個月花在吃上2000多元,1700元還車貸,房租2000元,剩下的錢買衣服或存起來旅游。陳小姐說:“如果不經常外出吃飯,我每個月自己做飯其實隻花1000多元。”
數據顯示,去年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支出佔全國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1.4%和7.9%,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和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1.7%、15.6%和13.5%。
報告指出,中國正呈現消費層次由溫飽型向全面小康型轉變﹔消費形態由物質型向服務型轉變﹔消費方式由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消費行為由從眾模仿型向個性體驗型轉變的趨勢。
毛盛勇解釋說,中國人的消費清單裡,用來買食品的消費權重在下降,把更多的消費支出用到了一些耐用消費品特別是服務類消費當中。“我們講吃穿住行,現在大家要吃得安全、穿得時尚、住得舒適、行得便捷,實際上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反映。應該說,‘富起來了’已是共識。”
2.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既然恩格爾系數喜人,那是否意味著中國自此成為發達國家一員了呢?其實不然。恩格爾系數之魅力在於簡潔,弊病也在於簡潔。
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為發達國家,除了恩格爾系數外還有很多指標,如人均國民收入水平、人均GDP水平、國民收入分配情況、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預期壽命等。比如在人均國民收入方面,盡管中國經濟總量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但是去年人均國民收入還不到9000美元,與世界銀行規定的高收入門檻線12235美元還有很大距離。因此必須對中國國情有清醒認識,正如中共十九大報告所說: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影響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大的是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據山西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該省去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3.1%,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7.4%。另據《寧夏統計年鑒2017》相關數據估算,2016年寧夏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6.47%。看起來這些地區已經成為發達地區了,但是實際情況是兩地經濟狀況在全國分屬中、下游水平。寧夏仍存在大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依然嚴峻。
專家表示,恩格爾系數持續走低,既與中國農民大多將一部分收獲的糧食作為口糧,導致食品支出額極低有關,也和國內農產品長期維持低價有關。由於工業產品價格相對偏高、肉禽蛋奶等農產品價格相對穩定,這一“剪刀差”現象會造成農民增收相對困難。很多貧困家庭在收入增加不多、總支出不變情況下,隨著學費、醫藥費等剛性支出增加,會選擇壓縮食品支出,導致恩格爾系數變低。
在“吃”之外投資的增加,也會拉低恩格爾系數。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農民小曾一家三口去年從山裡搬到興義縣城,做起了雪糕批發生意。為增加投入,他不僅減少了自身在吃、穿、住方面的開支,還向家裡的父母、朋友借了60多萬元的債務。小曾說,不僅是他,他的父母、朋友目前也變得更節儉了。在北京做公務員的張先生壓力也不小。他每個月工資還完房貸、車貸、給孩子交補習費后,還得留出部分看病費用、人情花銷,自己能夠支配的所剩無幾。
可見,恩格爾系數也折射出中國各地區間、各收入群體間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現實,實現全面小康的任務依然重任在肩。
3.切實提高人們的獲得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經歷過3個消費升級階段:第一階段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主要任務是吃飽穿暖,因此恩格爾系數非常重要﹔第二階段是本世紀初期,中國人開始買車買房,進入消費升級過程。近年來進入第三階段,中國人開始希望滿足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教育、旅游、休閑、綠色生活等,這不是恩格爾系數所能衡量的了。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撰文指出,在假定匯率不變、物價上漲率年均1%及高收入門檻線上升背景下,中國最早將在2023年可以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最晚也應不會晚於2030年跨過高收入門檻。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如何考察?多數專家認為,需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客觀情況,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居住面積等指標,與恩格爾系數、基尼指數等數據結合起來評價。除了經濟指標,還要關注居民的社會、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滿足,關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獲得感”。比如,如何降低中國居民消費結構中佔重要地位的教育、住房等被迫性支出。
也就是說,隻有當人人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或許才能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了滿足。
而人們消費需求的最終實現,需要立足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居民收入,繼續降低恩格爾系數。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陳玉宇認為,隨著中國進入高質量增長階段,市場力量作用更加彰顯,政府治理能力迅速提升,居民福利將獲得更廣泛增長。他分析說,制造業已奠定基礎、服務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由此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效率提升。同時新的人口紅利正在顯現,未來10年中國將出現1億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勞動力。“隻要繼續不斷奮斗,中國人收入會進一步增加,消費會進一步升級,並迎來質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