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方破獲集資詐騙案 3000多人被“區塊鏈+藏茶”騙取3.07億元

原標題:“普洱幣” 騙三億
普銀倉庫隻有少量藏茶。
這兩年,如果不曉得“區塊鏈”“比特幣”這些流行詞,都不好意思出門。一時間,各種打著“去中心化”“運用區塊鏈技術”旗號的虛擬貨幣大行其道,讓人難辨真假。這不,深圳某公司發行了一種號稱“全球首個本位制數字貨幣”,並有100億藏茶背書的“普銀幣”出了事,3000多位投資者被騙,甚至有投資者數百萬元打了水漂。
昨日,南山警方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這起以發行虛擬貨幣為由行詐騙之實的集資詐騙案,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額3.07億元。正值“5·15”打擊和預防經濟犯罪宣傳日,警方提醒投資者要增強風險意識,不要被區塊鏈這類華麗的外衣蒙蔽雙眼,作案人員宣揚的高額收益往往背后是巨大風險。
百億藏茶做支撐?假的!
至今在P2P網站“趣銀網”上還挂著“普銀幣”的介紹。記者看到,普銀幣號稱是“全球首個本位制數字貨幣”,是“普銀集團以10億優質藏茶作為原發本位資產,經由三方倉儲、鑒定、評估、確權后,通過數字加密技術將藏茶資產寫入區塊鏈並發行的本位制數字貨幣”。
這兩年,比特幣猛漲,讓不少投資者格外關注區塊鏈,各種虛擬貨幣一夜之間涌出。雖然挂上了區塊鏈、數字加密等高大上的技術名詞,投資者最關心的還是資金安全問題。
普銀幣宣稱其與藏茶實物資產對應,流通價值高,增值前景廣闊。且普銀集團母公司已開始籌備上市,並得到國際認可,2016年9月在韓國平台首發,未來將會在新加坡、日本等平台陸續上線。這些渲染的前景,讓大批投資者蜂擁認購。
在普銀幣百度貼吧,投資者們相互交流經驗,“為什麼普銀幣今天猛漲”“今天怎麼又狂跌”,形同股市漲漲跌跌的普銀幣,讓投資者們操碎了心。直到2017年12月份,貼吧裡討論的熱點開始變為“普銀錢包裡的幣能不能找得回來”。
投資者們開始驚慌,他們找到普銀的辦公地,這家公司幕后老板已經消失,辦公室裡隻有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在撐場子,已經形同停業。“普銀跑路”的傳聞開始四起。
普洱幣回報高?假的!
記者了解到,2017年11月,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曾對普銀區塊鏈作出行政處罰,對當事人利用宣傳資料發布含有虛假內容廣告以及在網站上發布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普洱幣)廣告,通過回購對普洱幣的未來收益作出保証性承諾行為,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合計120萬元。
事實上,警方早已經介入調查。2017年6月15日,南山警方接群眾舉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銀公司)存在非法集資的情況。經查,普銀公司通過“趣錢網”P2P平台,非法吸收公眾資金,騙取被害人約3.07億元人民幣,並有集資詐騙嫌疑。南山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偵查工作。
今年3月28日,南山警方對普銀公司涉嫌集資詐騙案開展收網,成功抓獲潘某東、熊某龍等犯罪嫌疑人6名。目前正在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繳贓款,為受害人最大程度挽回損失。警方督促其他在逃犯罪嫌疑人,盡快投案自首,主動退贓,爭取從寬處理。
“區塊鏈”+茶詐騙四部曲
第一步:穿上“馬甲”
第一步是將虛擬貨幣包裝上新鮮元素,披上“區塊鏈”的外衣,普銀公司聲稱其發布的“普洱幣”(后更名為普銀幣),是一種自稱以百億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聚幣網(虛擬交易平台)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第二步:粉墨登場
第二步是在前期進行瘋狂宣傳,吸引大量熱錢進盤。這家公司在互聯網、社交平台、投資論壇上設立公號大肆宣傳,甚至在星級酒店做路演,並承諾短時期內的高額回報。
第三步:引君入瓮
第三步,犯罪嫌疑人在前期拉漲幣價,讓“投資者”吃到一些甜頭。但根據警方偵查結果,價格的變動系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操作,一度將普洱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該公司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擴大100倍,並宣稱補充100億元的藏茶作為支撐,實際上隻有少量的庫存藏茶。
第四步:收割“韭菜”
最后就是“割韭菜”了。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后,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該公司在發幣時稱資金將用於茶葉的投資,但在偵查中發現,投資人的錢被該公司以其他目的揮霍。
警方:虛擬貨幣兼具多種違法犯罪特征
深圳南山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王飛表示,我國禁止虛擬貨幣的發行和交易,“虛擬貨幣本身毫無價值,作案分子構造虛擬貨幣,涉眾詐騙特征明顯”。今年,相關部門審計抽查的60家平台發現,實際全部不具備其宣稱的技術和任何貨幣功能。除非法集資之外,虛擬貨幣甚至是被人做傳銷之用。
寶安警方昨日通報了一起借虛擬貨幣名義的新型傳銷案,嫌疑人唐某猛認識了一自稱是“LPA全球普惠金融投資平台”中國區負責人的王某軍,該公司的運作模式是在平台上發行200萬個LPA幣,每個價值0.2美分,投資者每交易10萬個LPA幣,LPA幣的價格就漲0.01美元,當LPA幣的價格漲到0.4美元就達到拆分標准,拆分后可以申請提現。而唐某猛隻要發展會員,就能拿到會員投資額的5%-6%的佣金。
去年2月至7月間,唐某猛通過利誘、勸說等方式不斷拉人頭入會,發展下線,並組建微信群進行教學。至案發之時,其團隊層級超過三層,下轄人員100多人,團隊投資金額500多萬元。唐某猛因此非法獲利50多萬元,其中佣金就達30萬元。
律師:虛擬貨幣存在“龐氏騙局”風險
深圳知名法律評論員張興彬表示,虛擬貨幣存在著“龐氏騙局”的風險,並存在巨大泡沫,一旦泡沫破滅,它們都會回歸其原本價值——零。
張興彬認為,從本質上說,虛擬貨幣炒作的重頭就在於讓散戶接盤。借著區塊鏈等精美包裝,進入金融市場,散戶不明就裡往裡面大量砸錢,而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則成了巨富。
提醒:
投資者應提高風險意識
面對虛擬貨幣,警方提醒投資者:一是選擇銀行、保險、証券等合法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二是投資要理性。投資過程中,要了解企業或個人吸收資金行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規定,考察企業或個人真實的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其承諾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誘人的項目、高額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資﹔三是增強風險意識。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非法金融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的風險。投資者首要考慮資金安全,不要受高息的誘惑而動心,避免“賺了利息、丟了本金”。
張興彬表示,投資者隻有遠離打著區塊鏈技術包裝的虛擬貨幣投資,放棄急功近利的暴富幻想才是最好的“投資之道”。
(記者崔寧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