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規劃要趁早 專家:投資基金收益優勢明顯

近日,多部委聯合下發通知,稅收遞延型養老險試點正式落地,一年期試點結束后,公募基金也將引入稅收優惠。屆時,面對多樣化的養老理財產品,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多位業內專家向人民網表示,養老規劃應從年輕時開始准備,投資基金收益優勢明顯,長期持有能降低風險。
養老投資遵循三原則 儲蓄存款不劃算
對於不同的收入人群,中歐基金副總經理許欣有三點建議,一是不要用儲蓄存款的方式進行養老。當前銀行1至3年定期存款的年收益率約為1.75%至2.75%,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回報率大多在3.4%至4.95%之間。“這些產品的投資收益率都太低了,長期投資的積累不夠,無法彌補未來退休后的養老金支取需要。”
二是養老投資要從年輕時開始准備,年輕時雖然投入資金不多,但通過長期投資帶來的復利價值是巨大的。
“西格爾教授統計了美國1802-2002年,如果在1802年用1美元分別投資股票指數、國債、黃金、現金,200年后將分別是70萬美元(真實年回報6.6%)、1778美元(3.6%)、5美元(0.7%)和0.05美元(-1.4%)。”許欣舉例稱。
三是不要太在意短期波動,而忽視了養老投資的長期屬性。養老資金的特點是:一是投資期限可以很長,能持續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之久,具備積累長期收益的必要條件。二是對流動性要求不高,退休之前幾乎不需要取出。
“養老本質上是一個人資金跨期財務安排,關系到長期投資管理和退出安排。”招商銀行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洪棟認為,年輕人需要形成穩定的儲蓄習慣,犧牲現在的一部分消費,為將來的消費做准備。
不過,王洪棟也提到,養老資金的積累期往往也是消費的高峰期,無論買房子、子女教育、出國旅游、即時行樂,大量不確定消費沖過來,一不留神就會把錢拿出來。
對此,東方資產資管總經理任莉表示,投資者應根據個人情況先做好生活安排,然后做資產配置,並且不應輕易改變資金規劃。
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也表示,中國優秀企業未來有著廣闊的增長空間,老百姓通過投資權益類市場會有很好的收益。一部分錢放在穩定收益的資產上,應對中短期需求﹔另一部分長期的錢放在權益類資產,實現長期的保值增值。
基金投資收益優勢明顯 長期持有降低風險
許欣認為,投資者要想實現養老投資的高收益,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提高股票投資比例。而要降低風險,減少投資者出現虧損的概率,也隻有一個辦法,就是長期持有。
“我們統計了滬深300指數自2002年起,在任何時點持有1年、5年、10年所獲得的收益率中負收益的概率。如果隻持有滬深300指數1年,則超50%的概率將面臨虧損,如果將持有期提升至5年,那麼虧損的概率縮小到27%,如果持有10年,虧損的概率會縮小到0%。在中証500指數上也呈現出了相同的趨勢。中國主動管理的股票基金持續取得相對於指數的超額收益,會進一步降低投資者出現負收益的概率。我們用相同的方法統計了在任何時點持有偏股基金1年、5年、10年所獲得的收益率中負收益的概率,33%(1年),13%(5年),0(10年)。”許欣表示。
証監會近日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業累計分紅1.71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5%,超過同期上証綜指平均漲幅8.8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投資者如果在2001年到2006年期間的任一時點入市,即便不加任何選擇、等權重投資市場中的所有偏股基金,盡管各基金業績表現參差不齊,隻要滾動持有十年,組合平均年化收益率近15%,累計回報率更超過300%,不但比絕大多數理財產品的回報要好很多,也遠遠超越A股指數漲幅。
王洪棟以德國和美國的養老金實踐為例,對比了投資保險與投資股票的區別。“德國人比較保守理性,在養老制度設計時以投資保險為主,結果發現保險產品的回報率越來越低,2001年的約定回報3.25%,到了2012年約定回報僅1.75%,造成的結果是德國養老基金佔GDP比例隻有10%左右,遠遠不夠支付,超過一百萬退休人員不得不繼續工作。”
而美國1974年推出IRA賬戶,到2016年47.8%都是公募基金,投資在公募基金、証券、股票超過80%,保險不到7%,存款8%左右。結果是養老金佔GDP比例為1.4倍,老百姓長期賬戶投資回報很高,個人養老金投資與牛市形成循環正反饋效應,長線資金進入股市,牛市形成之后反哺給個人養老金。
對於中國股票市場能不能實現長期回報的擔心,王洪棟表示,即使過去20年股市行情驚心動魄,波幅很大,偏股型公募基金仍實現了16.5%的年化回報,下一步長期資金進去,波動性降下來,長期回報更好。
陳戈也看好中國股票市場的長期前景,他認為,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調整以后,宏觀經濟波動性大幅下降,也將帶來股票市場長期波動性的下降。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股票市場波動性遠遠小於以前,風險也是遠遠小於以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