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量套餐貓膩多 工信部出手后三大運營商齊整改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吳濤)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是“剛需”,不少運營商順勢推出不限量套餐。可是,這些套餐存在限速等諸多限制,但在宣傳上,又淡化這些限制。所以,很多消費者對這些套餐存在質疑。
近日,工信部要求,不限量套餐的宣傳推廣行為,不得夸大宣傳,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等。11日,三大運營商均表示已開展自查並整改,將規范宣傳推廣行為,在醒目位置向用戶提示相關條款等,讓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資料圖:市民正在使用流量上網。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不限量套餐限制多
不限量套餐誕生后受到網友的諸多吐槽,首先就是限速。據了解,目前所有的不限量套餐,用戶使用流量超出一定量后均有限速限制。
例如,最近中國移動力推的88元暢享不限量套餐,用戶當月流量使用超過10GB后,上網限速最高1Mbps,當月累計使用流量超100GB后,限速至最高128Kbps。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不限量套餐也存在類似限制,只是限速閥門不一。據專家介紹,一檔限速多是降至3G水平,二檔限速閥門為2G網絡水平。
記者對目前市面上的不限量套餐進行了梳理,中國移動主要有“任我用卡”、“移動王卡”和暢享不限量套餐等﹔中國聯通為“大小冰神卡”﹔中國電信為“天翼不限量套餐”,他們有一個共性,均存在“達量降速”的特點。
另外,除了基礎運營商,一些號稱定向不限量的互聯網卡也存在類似問題,甚至限制更多。
記者近來調查發現,以優酷和中國電信合作的“大小魚卡”為例,其說明顯示,“優酷視頻專屬流量不包括優酷客戶端內圖片、文字、彈幕加載、打開優酷視頻時加載圖片、文字等產生的流量。”播放第三方廣告也單收流量費。
某定向流量卡說是不限流量,但設定了種種要求,用戶難以做到不使用套餐外流量。APP截圖
貓膩:宣傳上淡化這些限制
雖然不限量套餐存在諸多限制,可是宣傳上,很多情況下,運營商都淡化了這些限制:“不限量”字大,“限速”字小,甚至對限速隻字不提。
5月份,記者在北京地鐵6號線走訪發現,在地鐵廣告牌上,中國電信打出不限量129元套餐廣告,對超出流量后限速等限制隻字不提。實際上,這款套餐,當月國內手機流量超過20GB后,上網速率降至1Mbps,次月恢復。
11日,記者觀察,在中國移動官網,北京地區首頁部分宣傳不限量套餐的banner中,對超出流量后限速的限制都沒有標注。中國聯通官網亦如此。
在一些互聯網卡中,其定向不限量套餐,限制條件多“藏”在幾萬字的用戶隱私協議(或說明、用戶須知等)中。誰使用APP時會細讀隱私協議?又如何在上萬字的說明中發現這些?用戶知情程度可想可知。
資料圖:三大運營商表示規范宣傳。中新網吳濤 制圖
三大運營商后續如何整改?
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近日,工信部提出明確要求,此類套餐的宣傳推廣行為,不得夸大宣傳,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等。
工信部還要求,要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營銷宣傳時要做到真實、准確,實行明碼標價,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以及有效期等需用戶注意的事項,要履行提醒義務,不得片面夸大或混淆優惠幅度,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三大運營當時均表示,立即開展自查,規范宣傳經營行為,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11日,三大運營商再次回應。中國移動表示,近日已啟動了所屬各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求進一步規范套餐包含流量的宣傳,對於採用了“不限流量、達量降速”規則的套餐,在媒介宣傳材料中明示“達量限速”等條款﹔二是要求進一步規范銷售和客戶服務渠道,在套餐銷售和客戶服務過程中,向用戶明示相關限速條款﹔三是要求進一步完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
中國電信稱,根據工信部要求,已經全面啟動各經營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求進一步醒目明示“達量降速”條款﹔二是要求進一步規范所有銷售和客戶服務渠道,明確向用戶提示“達量降速”條款﹔三是要求進一步完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
中國聯通表示,已全面啟動各級經營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確保在套餐宣傳、資費公示、業務單據中均明確告知用戶。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規范各檔套餐產品的套內流量宣傳,全面排查大流量套餐宣傳推廣中存在的不規范行為﹔二是規范各銷售和服務渠道經營行為,在醒目位置向用戶提示套餐的流量、速率等資費條款﹔三是進一步完善套餐設計,規范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