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中國股市一定能走出“背離”

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來自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支撐,構成了中國股市最堅固的底線。股市調整已近尾聲,在各種有利因素支持下,中國股市已經開始孕育走出背離的力量,從長期角度看,股市必將同步於經濟發展的腳步。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最新數據。總體來看,當前中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不過,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股市,近期表現依舊疲弱,上周滬指跌幅近5%。
中國經濟總體保持穩中向好,雖然投資、消費、就業等領域一些個別數據有所波動,但短期數據的波動實屬正常,不會影響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在穩步增長,隨著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低水平產能、無效供給加快退出市場,行業發展環境還將持續好轉。同時,經過半年多的連續調整,A股估值也處於歷史低位。然而,近期股市卻連續下跌,令眾多市場人士感到困惑不解。
當前中國股市不僅與宏觀經濟總體發展態勢相背離,與一些主要經濟體的資本市場走勢也不一致,同樣受到貿易摩擦沖擊的歐洲各國及日本股市近期均比較穩定,表現明顯強於跌跌不休的中國股市。
其實,中國股市出現“背離”也存在一定合理性。首先,自2016年初至2018年初,A股經歷了兩年時間的緩慢上漲,大盤指數雖然漲幅不大,但是包括一些權重藍籌股在內,一批股票漲幅巨大。股市有漲就有跌,從下跌幅度和時間看,本輪調整仍屬正常范圍。
其次,貿易摩擦為我國資本市場平添了一些不確定性,一些利空因素反復出現,不斷對股市形成干擾。另外,受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期走弱,也對股市形成壓制。
客觀地看,受下跌慣性影響,股市還存在進一步探底的風險,甚至不排除部分股票還有一定的跌幅。但是,當前A股正在獲得逐漸增強的,來自技術面、政策面以及基本面的支撐。在各種力量支持下,中國股市一定可以走出背離,逐步展開一輪強有力的大反彈。
從技術面分析,A股各主要指數自今年初調整以來,跌幅少則25%,多則30%,已經沒有大的下跌空間。A股已成為全球股市價值投資的窪地,外資正在持續流入。在內資方面,市場也將不斷迎來新的長期資金,有消息稱,中央單位職業年金托管人評選工作正在進行,職業年金入市在即,有分析認為股市由此將迎來逾千億元長期資金。仍在底部徘徊的股市,在各路資金的支撐下,一旦時機成熟,必將走出一波強勁的恢復性上漲行情。
在政策方面,上周証監會放寬外國人A股開戶限制,境內工作外國人均可辦理。這則利好消息雖然對市場影響有限,但是管理層借此向市場釋放的政策信號,卻不可小視。此前中央有關會議部署了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做好“六個穩”,其中之一便是穩金融。面對風險挑戰,中央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密切關注著市場變化。市場運行到當前位置,投資者已經不宜繼續悲觀,而應做好准備以迎接隨時可能出現的積極變化。
來自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支撐,構成了中國股市最堅固的底線。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進行,供求結構性矛盾明顯改善,經濟增速逐漸企穩,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韌性和可持續性顯著增強,同時,國內消費市場持續活躍,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提高到78%。這樣的經濟發展勢頭對股票市場的正面支持作用,不言而喻。
股市調整已近尾聲,在各種有利因素支持下,中國股市已經開始孕育走出背離的力量,從長期角度看,股市必將同步於經濟發展的腳步。當前中國經濟正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一個穩定的金融市場環境必不可少,中國股市也一定會進入一個更為健康、成熟的運行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